為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用志愿服務激活鄉村振興,奮楫篤行開創新局面,
江西軟件職業技術大學網絡工程學院"青春燃夢,‘鄉’約盛夏"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團牢記初心使命,扎深基層,以自由之精神、活潑之生命、專業之知識去投入社會實踐當中,進入到鄉村田野里去,用手中之筆,腳下之步,助力鄉村振興。為期五天的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已圓滿結束,接下來讓我們一起重溫實踐團成員們的精彩瞬間!
一、揮灑青春汗水,助力鄉村振興 在此次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中,實踐團成員們來到豐城市麗村鎮,先后參觀了麗村酒業、屹立太陽篷廠、朱庭電商館;親身體驗了游坊村下農田拔太子參活動;邀請了對木村書記,與他面對面地就鄉村發展、規劃、五大振興做調研交流。
中國要強,農業必須強;中國要美,農村必須美;中國要富,農民必須富。在此趟旅程中,實踐團成員們切身感受到新時代下新農村的新面貌。廣大勞動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擼起袖子加油干,共同為建設美麗新農村出謀劃策,貢獻力量。鄉村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完善,生態環境更加優美,村容村貌更加整潔,村民幸福感不斷提升。
青年一代是鄉村建設的中堅力量,我們在描繪鄉村振興的宏偉藍圖中,要從鄉村實際出發,深入基層,扎根基層。正如屈原所說,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二、走讀紅色歷史,傳承革命薪火 在此次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中,實踐團成員們在隨行老師的帶領下,探望了游坊村的老黨員,慰問了龍興村杜源烈士的父母,參觀了對木村的紅色記憶館并重溫了入團誓詞。
一個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一定要在其薪火相傳的民族精神中來進行基因測序。在此趟旅程中,實踐團成員們切身體會到中國共產黨人堅定的理想信念、強烈的愛國情懷、無私的奉獻精神和頑強的意志品質。每一個歷史事件、每一位革命英雄、每一種革命精神、每一件革命文物,都代表著我們黨走過的光輝歷程、取得的重大成就,展現了我們黨的夢想和追求、情懷和擔當、犧牲和奉獻,匯聚成我們黨的紅色血脈。
人無精神則不立,國無精神則不強。在江西這片紅土地上,身為青年一代的我們更要接受到紅色教育,傳承好紅色基因。
三、深入人民群眾,傳遞幸福溫暖 在此次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中,實踐團成員們看望了游坊村的低保戶和困難戶家庭,為他們送去溫暖,與他們親切交流,了解他們的身體狀況、家庭狀況以及他們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難;前往游坊村和龍潭村,為當地村民宣講黨的二十大精神、防詐騙、用電安全、兒童暑期防溺水、燃氣安全等內容;教育關愛了龍興村和龍潭村的留守兒童,為他們送去我們貼心的溫暖、開展了多種多樣的愛心支教活動,并陪伴他們一起嬉戲玩耍。
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黨的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正是因為有人民群眾的擁護和支持,黨和國家事業才能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廣大青年朋友們更要
深入基層,扎根群眾,去傾聽他們的訴求、回應他們的期望,以自身所學知識回報祖國、奉獻社會。
在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征程中,
江西軟件職業技術大學網絡工程學院“青春燃夢,‘鄉’約盛夏”實踐隊在鄉村振興的大舞臺上一展宏圖,我們擦亮青春底色,在拼搏中攻堅克難。
生逢盛世,肩負重任;征途漫漫,唯有奮斗。面向未來,新時代的青年要在鄉村振興的大舞臺上挺膺擔當、奮發有為,以昂揚的姿態追逐青春夢想,為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貢獻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