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會實踐的過程中,感受紅色熏陶,做好鄉村“新媒人”。湛江科技學院“啟仰”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團隊于2023年7月9日上午在廉江市良垌鎮沙田仔村進行實地調研。
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仍然在農村。”要求做到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堅持城鄉融合發展,暢通城鄉要素流動。
“啟仰”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團隊在今天的走訪過程中發現,沙田仔村的傳統經營以農業生產為主,種植業以種植水稻、花生、荔枝、番薯為主。沙田仔村在廉江市市委組織部的領導和指示下,充分利用當地優越的資源。2022年8月,相關部門推動了中塘村黨總支部以沙田仔村民小組黨支部為載體,探索“黨建+小菜園”模式。在全王新書記的帶領下,中塘村上下包括沙田仔在內的24條村落通過生產合作社的方式聯合機械作業,多形式多方向探索農業生產項目,并凝聚起推動鄉村振興的干群力量,積極探索和開展農村連片式黨建,推動連片區域內黨組織的聯系互動。
(圖為團隊走訪沙田仔種養專業合作社 林嘉蔓攝) “啟仰”社會實踐團隊進入沙田仔村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村民家圍墻上關于農耕與黨建的特色墻繪。團隊經走訪全村,可以了解到全村的墻繪文化主要分為兩個類別,分別是農耕文化和黨建文化。
農耕文化主題墻繪有豐收時期的幸福場景,體現了農民對于豐收的殷切希望與期盼。墻繪在美化農村樣貌的同時,也把積極的信息和文化轉化成藝術元素傳達給當地居民和遠道而來的游客們,讓大家共同見證現代鄉村的新面貌。墻繪繪出鄉村新樣貌,也給當地帶來新的經濟發展機遇,提高了沙田仔村的知名度與吸引力,更多游客因為多彩墻繪而慕名來到沙田仔村進行參觀與旅游,推動鄉村旅游的發展,為鄉村帶來經濟收益。
(圖為農耕文化主題墻繪 邱啟靈攝)
黨建文化主題墻繪主要是弘揚中國共產黨的革命精神,繪出祖國的大好江山,體現出永遠跟黨走的堅定決心,加強對中國共產黨的認識和理解。于歷史意義方面,彰顯當地墻繪文化魅力,文化是中華民族極為重要的精神象征和寄托。黨建文化主題墻繪既包含了祖國大好的山河風光,同時具備了現代藝術的多樣化品質與獨特魅力。
(圖為紅色文化主題墻繪 林嘉蔓攝)
“啟仰”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團隊通過此次走訪調研,在了解沙田仔村的村史發展的同時,學習沙田仔村的墻繪所帶來的精神蘊含,堅定黨的領導,感受豐收的喜悅,利用新媒體帶動當地的鄉村振興發展,根據沙田仔村的獨有特色,用好“資源”、拓寬“新途徑”、使用“新元素”,讓鄉村振興注入新活力,助力鄉村更好更快更高質量的發展。

(
圖為實踐團隊的村口合照 林嘉蔓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