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社會實踐 | 浙江萬里學院“情系象山繪舫前”暑期社會實踐隊——繪山繪水繪舫前,興風興農興墻頭
一山一海觀四季,一茶一詩養一城。寧波市象山縣墻頭鎮舫前村以其精彩的漁文化、禪文化、茶文化與詩社文化而聞名遐邇。6月10日,浙江萬里學院設計藝術與建筑學院“情系象山繪舫前”暑期社會實踐隊前往舫前村進行初步調研,與當地相關負責人進行溝通,確定改造意向。
設計青年對舫前村實地進行發現探索,從多個角度、多個方面、多個維度來思考和解決問題,同時充分尊重村民的意愿,充分調動村民的參與性,積極做到全民參與,從而為鄉村振興注入新活力,為美麗鄉村增添新色彩。
團隊成員們也拿出專業工具,用腳步丈量大地,對實地進行了測量與考察,同時對村莊的整體設計規劃進行數據收集分析。八處的景觀節點改造,四周四次的升級方案設計,團隊于7月6日再次前往舫前村執行方案落地和活動策劃。
手繪村莊導覽圖
實踐團隊將村內重要的景觀節點進行一個串聯,一幅可視化的手繪地圖便映入眼簾。
傳承紅色記憶
實踐隊員們了解到村中許多獨居老人,為老人們準備了一部經典的紅色電影《狼煙北平》。
每一幀畫面、每一句臺詞都牽動著老人們內心深處的情感。實踐隊員靜靜地坐在老人們身旁,陪伴他們一同體驗歷史的震撼與思考。這一刻,時間仿佛停滯,歷史與現代的紐帶變得無比緊密。
觀影后,實踐隊員們將目光轉向了智能手機,希望能夠開啟老人們的新窗口。大學生們耐心而細致地教導著老人們如何使用智能手機查看實時公交,如何瀏覽互聯網……隊員們用溫和的聲音,一步步引導著老人們走入這個數字時代的大門。老人們的眼睛中閃爍著好奇和興奮,而隊員們也因為他們的逐步掌握感到無比喜悅,充滿了滿足感。
懸掛蒙德里安畫式照片墻
在實踐團隊的動手范圍之內,村莊負責人同意實踐隊采用懸掛式相框進行裝飾,蒙德里安畫式照片墻可以懸掛村中大事,也可以懸掛家中大事,做到事事都可掛,全民共同創作的一幅舫前文化展示墻。
繪制茶文化墻面
與當地負責人溝通交流后確定方案,將舫前村“半島仙茗”茶品牌與墻繪結合起來,以茶樹、茶山、品茶人為墻繪主體,一筆一畫創造一面“會說話的墻”,富有舫前禪文化內涵。
一面墻引人駐足,這面墻并不大,但深深淺淺的綠色茶樹、茶山與舫前村后方綿延的山脈相互應和,體現了舫前村的茶文化。
每一次的線條勾勒、每一筆的顏色涂抹,每一位隊員都認真對待,精益求精。從無到有,茶樹、茶山和品茶人躍然墻上,栩栩如生,空白的墻面逐漸生動豐富。
制作貝殼風鈴
由于舫前村靠近海灘優越的地理位置,實踐團隊便提取了漁文化中的貝殼元素,采用當地海灘的貝殼元素進行一個景觀節點打造。
在項目真正落地的過程中,我們也遇到了許多困難,材料預估不準確、繩索無法穿出……因此我們在第一晚又進行了討論,設計了五種懸掛方式用于解決立體式懸掛。 懸掛方式方案一 懸掛方式方案二
懸掛方式方案三 懸掛方式方案四
懸掛方式方案五
綜合評價分析各個懸掛方式的優劣,最終得出結論采用掛鉤兩兩相連的方式進行懸掛,再將立體式波浪設計改為平面型波浪設計。
貝殼風鈴在風中搖曳,聲聲入耳,透光的貝殼使得座椅煥發了光彩。
在本次的實踐過程中實踐隊員深入舫前村,走進鄉村,將漁文化、禪文化、茶文化、詩社文化融合發展,設計青年們用專業知識和創造力美化鄉村的環境。到了傍晚時分,看著村民可以在這些美化后的景觀節點上駐足、休憩和交流,享受美好的時光,實踐隊員們的內心無比滿足,同時也激發了隊員們對社會問題的關注和熱情,他們將積極參與到更多的公益活動中,為社會發展貢獻青春力量。
實踐隊希望通過此次實踐,結合舫前獨有的四大文化之鄉優勢,打造“山海舫前,共富墻頭”,助力優化舫前環境,提升鄉村的經濟發展,賦能鄉村振興建設。 來源:浙江萬里學院“情系象山繪舫前”暑期社會實踐隊
文字編輯:馬天鳴 馬卓妮
圖片編輯:方可為 葉子妍
時間:2023-07-18 作者:馬天鳴 來源:多彩大學生網 關注:
- 深入高標準農田建設,探查農民急盼愁
- 2023年7月18日,為全面了解農業發展現狀和農民的急盼愁,經管學院赴陜豫高標準農田建成區調研隊不斷深入了解湯坊鎮高標準農田建設情況
- 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