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調工程決策歷程就是中國共產黨初心使命的體現。自古以來,我國基本水情一直是夏汛冬枯、北缺南豐,水資源時空分布極不均衡。1952年10月,毛澤東視察黃河時說:“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點來也是可以的。”1958年9月,南水北調前期工程丹江口水利樞紐工程動工興建。2002年12月27日,南水北調工程正式開工。
(圖為當前大壩全貌)
河南工業大學“源流行者”社會實踐團來到了南水北調渠首工程的現場,目睹了這項偉大工程的壯麗景象。工程規模宏大,水流湍急,令人嘆為觀止。通過參觀,我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毛主席的決策是多么英明和具有前瞻性。南水北調渠首工程的建設不僅解決了北方地區的水資源短缺問題,也為當地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帶來了巨大的改善。
(南水北調工程目前的管理公示)
南水北調是跨流域跨區域配置水資源的骨干工程,在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2014年12月1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通水時強調,“南水北調工程功在當代,利在千秋。”2020年11月1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考察南水北調東線工程時指出,“要把實施南水北調工程同北方地區節約用水統籌起來,堅持調水、節水兩手都要硬。”2021年5月1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推進南水北調后續工程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指出,“南水北調工程事關戰略全局、事關長遠發展、事關人民福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高度重視,是南水北調工程建設和后續工程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保證。進一步來講,講好南水北調后續工程高質量發展故事成為應有之義。
通過此次活動,我們團隊深入貫徹“青年是國家和民族的希望。”南水北調工程是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生動寫照。在黨和國家的統籌領導下,南水北調工程建設者、政府工作者、移民群眾等都在其中履行各自的崗位職責,合力保證南水北調工程按期竣工通水,發揮社會經濟效益。講好南水北調故事,可以讓大學生知道“黨和政府為人民做了什么,還要做什么”;可以使大學生感受社會現代化建設的熱潮,進而激發其努力學習,為投身于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做好各方面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