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尋故事正初心,奮勇爭先向未來|學習傳承紅軍精神
探尋紅色故事 追溯紅色記憶
為深入貫徹黨的有關實踐育人的重要論述,學習革命先烈大無畏的奉獻精神,講好中國革命故事,傳承紅色精神,弘揚紅色文化,2023年7月18日,“尋跡,探訪紅色記憶,賡續紅色血脈”暑期三下鄉實踐團隊前往延安市延川縣劉馬家圪塔村探尋紅軍故事,感受紅色精神,傳承紅色文化。
01聆聽紅色故事,體悟先烈精神

(董爺爺在與實踐團隊講紅色故事)
2023年7月18日,“尋跡,探訪紅色記憶,賡續紅色血脈”暑期三下鄉實踐團隊來到了延川縣劉馬家圪塔村探尋紅色故事,緬懷革命先烈,傳承紅色精神。在這里,實踐團隊尋訪到了第一代革命紅軍董聚義先生的兒子。董爺爺今年已經80多歲了,回憶起父親的革命事跡,爺爺十分激動與驕傲。
他告訴實踐團隊,董聚義先生是第一批參加紅軍的先烈,小時候生活苦給地主打工,只能靠吃野菜勉強生存,后來加入紅軍,曾參與紅軍渡河東征等多次戰役,在山區與敵人游擊周旋。之后在戰斗中負傷,左眼中彈失明,右腿被子彈射穿落下殘疾。新中國成立后,家人勸他找國家要些幫助,但董聚義先生拒絕國家的幫助,不愿意麻煩國家,積極投身勞動直至生命最后一刻,子女都沒有享受到他紅軍身份帶來的福利。和眾多革命先烈一樣,董聚義先生將一生都奉獻給了國家,默默無聞,不圖回報。老人在講述時偶爾口齒不清,很多往事也都記不起來了,但當提及父親的英雄事跡時,老人總是神采飛揚。他說:“你們能來這,說明國家還記得我們,我很高興!”
02賡續紅色血脈,傳承紅色精神

(光榮之家牌匾)
紅軍精神世代相傳,紅色血脈賡續不絕。董聚義先生將一生奉獻給了國家,如今董爺爺的孫子也走上了當兵報效祖國的道路。董爺爺告訴實踐團隊,他的孫子在西安當了5年兵了,已經從一個新兵成長為班長了。每每提起孫子,爺爺的自豪與喜悅溢于言表。他說父親和孫子都是他最大的驕傲,門前光榮之家的牌匾就是父親留給他的最好的東西。年輕時因為生計問題,自己無法參軍實現報國夢,孫子當兵也算是圓了老人的一個夢。老人激動的拉住我們的手叮囑道“當兵好啊,當了兵就能為祖國做貢獻了。你們要聽黨話,跟黨走啊。”
03發揚紅色基因,立志報效祖國


(董爺爺與實踐團隊合照)
董聚義先生無畏、無私、無悔的將滿腔熱血奉獻給了祖國,一寸山河一寸血,十萬青年十萬軍。董聚義先生自青年參軍到英雄皓首,歲月蹉跎了樣貌,不變的是他一心為國的信仰和奉獻一切只為祖國的精神。這是一次革命先烈后代與新時代青年學子間的對話,是值得我們銘記一生的經歷,更是對我們靈魂和思想的洗禮。“尋跡,探訪紅色記憶,賡續紅色血脈”暑期三下鄉實踐團隊各隊員對此次訪談身有所感,心有所會,立志將發揚紅色基因,全心報效祖國。
“尋跡,探訪紅色記憶,賡續紅色血脈”暑期三下鄉實踐團隊在本次探訪中有了很大的收獲,經歷過此次精神洗禮后,實踐團隊成員對紅軍精神有了更加深刻的體會,也更加堅定了跟黨走的決心。最后西北大學"尋跡,探訪紅色記憶,賡續紅色血脈"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團隊也將繼續傳承紅色精神,發揚紅色基因,在黨的領導下,貢獻自己的青春力量。
圖文/“尋跡,探訪紅色記憶,賡續紅色血脈”實踐團隊
編輯/劉歡
審核/王嘉宇
責編/張釗瑞
時間:2023-07-18 作者:西北大學“尋跡,探訪紅色記憶,賡續紅色血脈”實踐團隊 來源:多彩大學生網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