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海峽學院“閩山閩水物華新”專項行動實踐隊赴莆田市荔城區開展“牢記生態囑托,守護山水底色,沿著習近平總書記的足跡,探尋福建生態美”2023年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實踐隊通過參觀與調研玉湖公園、木蘭溪治理展示館、木蘭溪“十里風光帶”建設工程、木蘭陂公園等地點,深刻了解到木蘭溪治理理念實踐成果,領悟了傳承發揚木蘭溪治理精神。

從仙游西苑鄉的涓涓細流,到莆田三江口的滔滔江水,木蘭溪在這塊遼闊的土地上已流淌過千年,它流經莆田一縣四區18個鄉鎮,孕育了福建四大平原之一的興化平原,見證了歷史的滄桑巨變。從曾經的洪水肆虐到如今的安瀾清波,這一條一百余公里長的河流,見證了一個流域、一座城市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翻天覆地的變化,頌揚著“科學治水”的當代傳奇。
7月10日,實踐隊來到莆田市玉湖公園和華林經濟開發區,切身體悟最美河湖賦能高質量發展路徑。玉湖與木蘭溪一衣帶水,“截彎取直”自木蘭溪水患治理留下的舊河道,改造后的玉湖公園風光成廊,公園里環境優美,周邊建立了圖書館、科技館、少年宮和老年大學。隨后,實踐隊走訪華林經濟開發區,感受木蘭溪如何滋養多元業態,助力鄉村振興。據悉,過去的園區常受水患侵擾,自木蘭溪流域治理后,華林告別水患,許多工廠企業紛紛入駐。10年間,華林經濟開發區形成了鞋服、電子信息等主導產業,總產值達數百億元。通過走訪調研,實踐隊深刻領悟“綠水青山”有效轉化為“金山銀山”的偉大實踐成果。

下午,實踐隊來到木蘭溪治理展示館,在講解員黃碧穎的帶領下,走過序廳、為民情懷、科學決策、率先垂范、久久為功、尾廳六個展廳。館內的文獻資料、動態圖文、3D劇場等向實踐隊成員們展示了這20余年治水的珍貴歷史片段和重要時刻。

為全面把握木蘭溪流域綜合治理工作的現狀,實踐隊還采訪了木蘭溪治理館負責人陳瑞椿并與莆田市水利局簽訂社會實踐基地共建協議。據陳瑞椿介紹,木蘭溪流域治理工作在不斷改革創新,接下來將重點推進建設木蘭溪十里風光帶、城鄉污水管網一體化工程、智慧木蘭溪等十大項目,持續打造木蘭溪樣本。
沿著木蘭溪,實踐隊在陳瑞椿的帶領下參觀木蘭溪“十里風光帶”建設工程。“十里風光帶”地處木蘭溪下游平原段,是習近平總書記當年親自參加木蘭溪防洪工程開工建設的河段。陳瑞椿跟實踐隊員們分享到:“這里是口袋公園,真正實現了家門口的詩和遠方。形成了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全域生動展示。”

最后,實踐隊來到木蘭陂公園。木蘭陂,全國五大古陂之一,是一座排、蓄、引、擋、灌綜合利用的古代大型水利工程。實踐隊在講解員的帶領下,走上攔河壩觀看整個木蘭陂的樞紐工程。同時,為提升廣大青年的生態保護意識,實踐隊員們沿途查找并撿拾灌木叢中的垃圾,用實際行動踐行保護生態的使命擔當。


通過實地考察調研、參與志愿服務,實踐隊成員們更加全面地了解了木蘭溪治理的艱辛歷程,從深刻領悟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重要內涵和木蘭溪治理的偉大實踐理論中意識到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在實踐中感悟木蘭精神,凝聚奮進力量,共話使命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