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下午,湖南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赴漣源市三一學校暑期社會實踐團開展“講我所想,享你所思——口才與演講”課程。此次課程由團隊成員袁姝睿擔任授課老師。

圖為袁姝睿正在授課。(通訊員 曾珊 攝)
小學教育應當注重綜合素質的發展,實踐團開設的“演講與口才”系列課程傳遞了培養語言表達能力的價值與意義。袁姝睿從呼吸方式開始講解,引導學生自主進行數數練習和“嘟”聲練習。學生均熱烈回應,積極練習;主講人走下講臺對各位學生進行針對性指導,細致地指出其發聲上的可改進之處,并請部分學生在班級上展示。

圖為成員袁姝睿正在演示呼吸方法。(通訊員 曾珊 攝)
之后,她下發以兒童繞口令為內容的文字材料,以通俗易懂的方法講解了演講時的呼吸配合技巧;她還提示了演講時的服飾、禮儀、手勢問題,讓學生模仿她演示的“高手位”姿勢,對于部分學生的手勢進行糾正,促進學生對演講儀態的整體把握。至此,學生對于演講技巧初步形成了較為完整的知識框架。

圖為袁姝睿和學生互動。(通訊員 曾珊 攝)
課上學生的專注力始終保持高度的集中, 對這堂演講課均持有較高的興趣度。“這節課特別有趣,我之前都沒有了解過這樣練習呼吸的方式!”有學生如此反饋道。
對于鄉村孩子的教育不應只停留在書本知識表層,還應當讓他們接觸到更廣闊的課本以外的世界;演講技巧的教學,能夠與小學語文知識形成相互補充、相互呼應的格局。實踐團的課程設置響應了新時代發展小學生素質教育的要求,是一次重要的教學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