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美麗鄉村旅游圣地 打造鄉鎮旅游特色品牌 描繪鄉村振興七彩畫卷”———— 公共管理學院陜西省鄉村旅游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團赴渭南市大荔縣柳池村開展實踐活動
“建設美麗鄉村旅游圣地 打造鄉鎮旅游特色品牌 描繪鄉村振興七彩畫卷”————
公共管理學院陜西省鄉村旅游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團赴渭南市大荔縣柳池村開展實踐活動
為進一步開展青年志愿者“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深入貫徹團中央“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中的鄉村振興精神,響應“百年青運跟黨走”的組織號召,使青年學子深切感悟祖國發展及進步,真正實現“青春奉獻祖國”的時代新誓言,柳池村鄉村旅游調研實踐團于2023年7月16日前往柳池村開展暑期三下鄉“赴柳池村鄉村調研旅游資源 ”主題實踐活動。本次活動由六名實踐團成員參與活動。
2023年是“十四五”規劃落地實施第三年,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鄉村旅游業要發展,就必須要抓住歷史和政策機遇;顒右潦,團隊就如何開展好本次暑期“三下鄉”社會活動進行了充分討論,實踐前期做了大量的信息收集工作,為后期實地調研夯實了基礎。
柳池村是一座擁有深厚歷史文化底蘊的人文古鎮,村子里曾有很古老的“崇興寺、文廟、娘娘廟、賈氏節孝牌坊、孝公祠堂”等古建筑,是名副其實的歷史文化古城。柳池村歷經百余年風華,如今的它以舊時風采,結合新時代鄉村振興理念煥發出更璀璨的榮光。
首先,為了解柳池村當地旅游資源,綜合歸納出實用性強、綜合面廣、且易推進的柳池村旅游規劃建設方案,調研團隊前往柳池村老街進行采訪交流,了解當地旅游資源現狀及發展規劃。其中,村民王阿姨介紹到:“我們這旅游主打的就是一個有山有水,風景好,建筑還美,國家扶貧發展經濟,發展我們柳池當地特色旅游業,這個名氣漸漸出去了,游客非常多,經濟也起來了。特別是咱們這的這個古建筑群和特色文化墻最突出,是一大特色,比如說有二十四孝圖、中國德育故事、柳池村歷史人物故事等,很出名,都是別的其它地方景點沒有的,游客來了特別多的人都去看呢。”
“我覺得咱們這能吸引很多游客的除了風景好,有那些古建筑之外,還有一點,就是有很多傳統特色文化,比如說歡慶鑼鼓是這里的一大特色,秧歌社火是這里祖輩相傳,面花就是用面團捏小人,捏動物,捏花花草草,很有意思,還有剪紙,細狗攆兔宏偉壯觀,持竿垂釣悠閑自在。腰機織布極具風格,手工布鞋占盡風光。自樂班等純粹的地方特色。”村民劉先生講到。
隨后,為深入調查柳池村當前特色旅游資源,構建有溫度有情懷的柳池本土鄉村旅游規劃方案,調研團隊前往柳池農家樂進行實地調研及問卷調查活動。在調研期間,農家樂老板向調研團細致講解了近十年來柳池的發展及改變,尤其提到近幾年來由政府部門關懷指導下,人民生活、鄉村發展和環境改善問題都有了明顯的好的改變。農家樂老報說:“我們這是咱們大荔縣的特色美食發源地,就是主打一個健康原生態,都是農家飯,好吃舒服。像帶把肘子、時令野菜、蔥炒農家土雞蛋、特色蔥花餅、涼拌茄子、水盆羊肉等都是我們的特色美食,你們可以嘗嘗。”經過對農家樂的調研,實踐團隊對柳池村當地旅游資源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為后續實踐活動的推進奠定了基礎。
最后,為獲取柳池特色文化旅游情況,調研團隊對柳池度假的游客進行現場采訪調研。游客朱先生對回答為什么選擇柳池村游玩度假時提到:“柳池村山水草木很多,非常涼快,非常適合夏天避暑,而且有很多家民宿可供選擇,居住環境很舒適,最重要的是,這里是歷史古城,有保存完好的古建筑群,歷史文化氛圍特別濃厚,這是柳池最吸引我的地方之一,也可以帶小孩來,游玩的同時感受我們中國的歷史文化,也很好的。但是交通不太便利,離城區有點遠,也沒有公交什么的,而且旅游的游玩設施也有點少。”
對于實踐團隊的調研來訪,柳池村村長熱情接待了調查團,并對當前柳池古建筑歷史文化宣傳及柳池村發展重點向實踐團隊進行了全面介紹。實踐團隊通過介紹后充分理解了柳池村關于開展鄉村振興的發展及規劃。綜合交通、景點、住宿等資源,實踐團隊與柳池村村委主任對柳池村后續發展進行溝通交涉,柳池村村委主任對實踐團隊提出的部分意見表示肯定,并表示在后續規劃發展討論會上會對實踐團隊提出的意見仔細斟酌考慮。
歷經一天的調研活動、實地考察、深入群眾,記錄當地旅游發展實情,增強了作為當代大學生的責任感與使命感,使隊員們身體力行地感悟了中國美麗鄉村振興建設的進展成效,并為此次三下鄉活動的順利開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使大學生們在農旅融合發展的征途中貢獻一己之力。相信柳池村通過國家及政府的支持和村民們的努力會將美麗鄉村推進到更高程度,村民生活的會更加幸福。(文/宋欣怡 圖/潘夷星)
時間:2023-07-17 作者:宋欣怡 來源:多彩大學生網 關注:
- 實踐出真知,調研知民情
- 廣州新華學院法學院“揚法遠航”社會實踐隊與2023年7月6號前往廣東省梅州市興寧市黃槐鎮開展主題為“鄉村振興背景下鄉村法治建設的困境
- 07-17
- 關愛留守,共享藍天
- 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許多農村青壯年為改善家庭生活條件外出務工,留守兒童這一社會問題日益突出。為幫助解決區域內留守兒童的
- 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