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南師范學院“紅帆”社會實踐隊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時間過半,墻繪組的工作也在如火如荼的進展中接近尾聲。
“紅帆”墻繪組成員主要來自美術與設計學院美術學與視覺傳達設計專業。他們希望用藝術體現時代風貌,展現人與自然相互依存、共生發展的生態圈為鄉村生活帶來的啟迪,并引領居民、游客追溯文化、重視鄉土文化的同時與現代生活相結合。
圖為“紅帆”墻繪組辛勤工作
鏟子、抹布、水桶是鏟墻工作的代名詞。僅用一天時間,墻繪組把布滿青苔的舊墻清理干凈。
彎腰、抬臂、起手、落筆、上色,是墻繪組日復一日的工作。畫筆在光影間跳躍,墻體彩繪成為新江社區的一道亮麗風景線。仔細勾勒,精美畫作躍然墻上;停筆眺望,青山碧水映入眼簾。墻繪組每位成員勤勤懇懇工作,用支支畫筆還原山水,將美麗畫卷映入眼簾。
圖為“紅帆”墻繪組上色過程
“紅帆”墻繪組組長敖子超表示墻繪組在初期曾遇到困難,部分墻體破裂得過于嚴重,導致修補的過程中不是特別順利,但是墻繪組發揮專業特長,用畫筆最大程度修復墻體。經繪畫修補后,臟兮兮、褪損的舊墻變成栩栩如生的畫面,為新江社區貢獻力量,使墻面煥然一新,給新江社區增添一抹活力,墻繪組全體成員感到十分高興。
圖為采訪墻繪組組長敖子超(洪秀怡 攝)
借美術之帆,揚青年風尚。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紅帆”社會實踐隊深入社區,化身鄉村繪畫師,借藝術墻繪,換社區新貌,貫徹落實繪制鄉村規劃藍圖,因地制宜建設美麗鄉村。
通訊員 楊菲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