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牽留守·愛暖童心—義務支教團隊
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關心留守兒童問題,2015年他在貴州調研時強調,要“關心留守兒童、留守老年人,完善工作機制和措施,加強管理和服務,讓他們都能感受到社會主義大家庭的溫暖。”民政部2018年最新統計數據顯示,全國農村留守兒童,即不滿十六周歲的父母雙方外出務工或一方外出務工另一方無監護能力、無法與父母正常共同生活的兒童,人數達到697萬余人。2017年10月到2018年6月,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部教授林丹華主持的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流動背景下處境不利兒童青少年發展數據庫及積極發展體系研究”課題組以分層分階段方便取樣的方式,抽取了河南、湖南、貴州、江西、陜西、遼寧等農村留守兒童大省的9~18歲的農村兒童共4008人,其中1691人為留守兒童,通過問卷等方式,深入了解留守兒童的生活、學習、心理狀況,以及品格、自信、能力等積極資源,分析了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工作面臨的挑戰,并就如何加強農村留守兒童關愛和保護發展工作提出了對策建議。
過去二十年,我國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催生了數量巨大的農村留守兒童。由于長時間的親子分離,主要照料者的關愛和監護力度欠缺,學校、社區等重要成長環境提供的資源和保護力度有限,導致農村留守兒童的人際關系疏離,情感淡漠,各類行為問題突出,甚至頻頻出現被嚴重傷害的極端事件。黨和國家高度重視農村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破解農村留守兒童難題成為近幾年我國青少年工作中的重中之重。總體來看,關愛保護和促進發展并重,應成為解決我國農村留守兒童根本問題的重要基石。這一新格局的建立,是新的歷史條件下保障兒童生存和發展權益、提升億萬家庭幸福、促進社會公平公正的必然要求,也是決勝鄉村振興、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戰略要求和重要部署。
為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努力成為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2023年7月10日,淮北師范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情牽留守,愛暖童心”社會實踐團隊的志愿者對于身邊的留守兒童的相關問題展開了調查。
1、心理問題
心理問題是農村留守兒童最值得關注的問題。長期的單親監護或隔代監護,甚至是他人監護、無人監護,使留守兒童無法象其他孩子那樣得到父母的關愛,家長也不能隨時了解、把握孩子的心理、思想變化。這種親情的缺失使孩子變得孤僻、抑郁,甚至有一種被遺棄的感覺,嚴重地影響到了孩子心理的健康發展。這些心理方面的問題,直接影響到孩子的行為,使他們不論是在家里,還是在學校、社會都經常出現一些與其他孩子不一樣的行為,這些行為常常超越道德、法律底限。由于長期遠離父母,逾四成以上留守兒童感到孤單,三成以上留守兒童出現心理衛生問題。主要有性格柔弱內向、自卑心理障礙、孤獨無靠心理、產生怨恨父母的心理等嚴重的問題,直接影響了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長。
社會的不良環境、成人的不良影響,也是“留守兒童”產生心理問題的重大誘因。社會是一個大熔爐,對于人的成長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社會上的不良場所對“留守兒童”的成長帶來不利影響。目前農村小集鎮上的一些公開的和隱蔽網吧,違反國家有關規定,為了賺錢,而大量招徠在校學生,甚至引誘學生。成年人的不良行為對“留守兒童”的成長也帶來了不良影響,那種“潛移默化”對孩子帶來很大的不良影響。
2、學習問題
由于父母雙方或一方不在身邊,對留守兒童學習方面的幫助和監督大大減少,甚至完全減除了,使孩子在學習方面處于一種無人過問的狀況。學好了,沒人夸;學壞了,無人罵。漸漸使孩子對學習產生一種無所謂的態度。孩子的精力不放在學習上,自然就要在其它方面加以消耗,于是其行為開始出現偏差,各種超越道德、規則的行為開始在孩子身上出現。缺乏管教引發行為失范甚至越軌,在留守兒童身上體現極為普遍。
3、生活問題
留守兒童的生活問題,特別是父母雙方都外出打工的那部分兒童,其生活狀況是不容樂觀的,生活困難是留守兒童家庭的普遍特征。父母離開后,留守兒童及其監護人在節儉方面表現的更為突出,表現在飲食方面,吃好是不敢奢求的,能吃飽就行了。兒童時期正是長身體的時期,合理的飲食結構和營養搭配對孩子的成長來說是十分重要的。處在這一年齡段的城市兒童,是備受父母及親友呵護的,而農村留守兒童只能在極度節儉的狀態下過著維持溫飽的生活。這些兒童在生病的時候,也往往沒有能力和條件去醫院救治,只能采取一些簡單的、傳統的方法治療,或者干脆硬“扛”。
出現在農村留守兒童身上的問題很多,也很嚴重,已經不是個別人的問題了,而是關系到一個人數達幾千萬的群體的問題了,而且這個群體還在不斷壯大。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而面對留守兒童這一社會現象,無疑對中國日后的發展是極為不利的。留守兒童無論是學業、心理、健康、前途都是值得大家關注的。他們是未來農村建設的主力,如果不及時采取有效措施解決他們身上出現的問題,使他們在平等、和諧的環境中健康成長,未來的新農村建設將受到極大的影響。
留守兒童問題是伴隨工業化、城鎮化進程和勞動力轉移產生,并將長時期存在的社會問題,解決好這個問題,關系到未來人口素質和勞動力的培育,關系到農村經濟和社會的協調發展,也關系到社會穩定和可持續發展。
要想找到解決的辦法,必須先找出問題產生的原因。留守兒童現象的出現從大的方面講就是因為農村經濟發展滯后產生的。農村經濟發展是一個非常復雜的問題,不是短時間內能夠解決的,所以在解決留守兒童問題時要盡量尋找其產生的更直接的原因,只有這樣才能盡快找到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也只有這樣才能不至于耽誤一代人的成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