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在二十大報告中說到“中國人民的前進動力更加強大,奮斗精神更加昂揚、必勝信念更加堅定,煥發出更為強烈的歷史自覺和主動精神”,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關于學史崇德的重要論述,引導同學們深切緬懷革命先烈,追尋革命先輩的光輝足跡,弘揚紅色精神,桂林理工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續紅色血脈,護綠水青山”社會實踐團隊于7月9日在鞏宇飛、唐璐兩位老師的帶領下前往湖南辛亥革命人物紀念館和黃興故居進行以“重溫紅色革命記憶,傳承紅色精神”為主題的參觀學習活動。
風勁帆滿海天闊,砥礪奮發正當時。紀念館是人類文明的窗口、歷史的縮影,是了解歷史文化、啟迪心智的教育場所。參觀紀念館能讓青年們從中感受到歷史的崢嶸歲月,堅定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努力奮斗的信念。“續紅色血脈,護綠水青山”社會實踐團隊通過參觀歷史文物,閱讀館內資料,游覽黃興故居等,深刻體會感悟到了歷史因后者銘記而永恒,精神因后輩傳承而彌新。在紀念館門口處,實踐團隊與當地長沙市西雅中學的社會實踐團隊相遇,雙方就社會實踐及傳承紅色精神展開了討論,通過不同年齡的交流學習,促進紅色精神從小生根發芽于心間,肯定了團隊社會實踐的意義。看著頸脖上戴著紅領巾的他們,思緒漸遠,仿佛回到了隊員們在少年先鋒隊的時光。
緬懷先烈,傳承民族精神。實踐團成員追思那段血與火的歷史,紀念那場偉大的革命。走進辛亥革命人物紀念館,實踐團隊了解到館內志愿者是來自湖南信息學院,自愿在此鍛煉自己,讓革命精神內化于心,這種努力提升自我的精神讓團隊成員感到佩服。經過交流學習后,志愿者們作為講解員,帶領團隊走進這段歷史,通過生動形象的描述,這些英雄好似“活”了過來,向實踐團隊成員演繹著屬于他們的故事。

(圖為實踐團成員學習閱覽“黃興追念馬福義遺墨”)
臨近展廳,讓實踐團隊成員心生敬意的轟隆隆的炮火聲依稀在耳邊回響,革命先烈篳路藍縷,是如此慷慨而無悔,如此沉重且震撼。恍惚間好像回到了那個年代,那個充滿硝煙的年代。懷著沉重的敬意,團隊成員踏進了展廳,放慢腳步,歷史拉開帷幕,肅穆凝重的氣息撲面而來。保存完整的軍裝、飽含愛國之情的文書、深度還原的畫像及文雕...每一件文物都包含著那段歷史的回響,凝聚了血與淚的革命斗爭,見證著睡獅覺醒。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今日之青年,他日之棟梁。萬物更替,春去秋往,實踐團隊致力于黨員帶動團員,團隊帶動群眾,以身作則,在一切可能的時候進行紅色精神傳承,通過團隊成員自己的講解,革命精神更深入人心,更堅定了團隊成員們的理想信念。

(圖為志愿者為實踐團隊介紹辛亥革命人物紀念館)
館內展示的那段歷史波瀾壯闊,為了更深入了解,實踐團隊來到了黃興故居。在志愿者的帶領下,實踐團隊了解到:黃興,中華民國開國元勛;辛亥革命時期,時人多稱其為黃克強。黃興與孫中山常被以“孫黃”并稱。走在偉人的故居里,這里的一磚一瓦,一草一木都有屬于它的主人的故事。參觀過程中,團隊成員深深地感受到了黃興的精神和品質,遇到挫折迎難而上,毫不退縮;生活上品德高尚,正直善良。
以史為鑒,開創未來寒風凜冽,人們當思今天和平的來之不易。魯迅先生曾寄語:“愿中國青年都擺脫冷氣,只是向上走。能做事的做事,能發聲的發聲。有一份熱,發一份光。”而今可言,青年們并未辜負先生的希冀。每位青年,都如同一簇星火,焰舌飄動著新生之盛,光華映染著向上之勇。神州華夏,因而如燦爛朝陽。團隊成員紛紛表示,自己會積極向黨組織靠攏,堅定自己的理想信念,不斷加強世界觀、價值觀的學習和改造,進一步端正入黨動機,嚴格約束自己的行為,同時加強專業知識的學習。不負自己,不負時代,爭做時代“弄潮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