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切實發揮共青團作為廣大青年在實踐中學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學校作用,引導和幫助廣大青年學生在與現實相結合的“大思政課”中“受教育、長才干、作貢獻”,引領學生立志做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新時代好青年,2023年7月9日上午,長安大學赴青海海東“青春聚力促振興,互助共赴新征程“實踐隊來到青海省海東市互助土族自治縣彩虹部落土族園開展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

圖為長安大學赴青海海東“青春聚力促振興,互助共赴新征程“實踐隊到達青海省海東市互助土族自治縣彩虹部落土族園
實踐隊首先到達彩虹部落土族園,正值園區進行土族傳統舞蹈活動,展示多樣民族舞蹈。實踐隊員在工作人員的帶領下,學習土族特色舞蹈“安召“舞。”安召“舞作為土族傳統舞蹈之一,意在歌頌人畜兩旺、五谷豐登、祝愿吉祥如意,在2010年5月18日入選中國文化和旅游部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土族傳統舞蹈還有”博“舞、”欠木“舞等。

圖為長安大學赴青海海東“青春聚力促振興,互助共赴新征程“實踐隊隊員向工作人員學習土族特色傳統舞蹈安昭舞
彩虹部落土族園工作人員引導實踐隊員學習了幾個“安召“舞的經典舞蹈動作,而實踐隊員們在進行簡單的舞蹈學習后,與在場土族“阿姑“們一同跳舞,感受土族傳統舞蹈魅力與熱情,了解民族文化與習俗,體會當地少數民族對生活幸福美滿、經濟發展振興的喜悅之情。實踐隊員們在舞蹈隊伍中努力跟上“阿姑”們的步伐,學習她們翩翩起舞的舞姿與昂揚向上的精神面貌與自信風采。

經過一段時間的舞蹈,實踐隊員們也對土族傳統文化有了初步的了解與認識。在與“阿姑”們告別后,實踐隊成員將正式進入彩虹部落土族園學習互助土族自治縣土族人民的文化歷史,了解其經濟發展與振興之路。在進入土族園前,工作人員首先向實踐隊隊員們介紹了土族園的大致情況,引導隊員們了解導覽圖,讓實踐隊隊員們首先對彩虹部落土族園有了初步了解,并表示土族園擁有十八洞溝老油坊、活佛院、安召廣場、土司府、莊廓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保護中心等大型土族民俗文化古建筑群,集中向游客展示了土族的歷史、民俗文化、土族非物質文化遺產、土族古民居建筑群和土族生產生活習俗。其中有一個展館是全國第一個傳承和保護土族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民俗博物館。接下來實踐隊員們將進入土族園中實地體驗了解,開展更多特色實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