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學子三下鄉:傳承弘揚文化,篤行助力致遠
昨日耳畔響竹猶聞,今朝古道燈火葳蕤。在經濟與生活高速發展的今日,中國早已步入小康社會,兩個一百年計劃的開展也如火如荼,人們習慣于簡單高效生活的同時,精致繁復的傳統文化似乎也在鑼鼓喧天中遠去。然而積淀了五千年的中華傳統文化不應該被輕易遺忘,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言“每一種文明都延續著一個國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脈,既需要薪火相傳、代代守護,更需要與時俱進、勇于創新”以當代青年為主的文化弘揚活動也正呼應了這個時代主題。在失落的文明中追尋永恒的精神財富,是我們每一代華夏兒女需要持之努力的方向。為此,在7月5日,安徽工業大學外國語學院赴馬鞍山“守望青禾,展望未來”志愿服務隊來到慈鑫家園進行傳統文化宣傳活動。青禾志愿服務隊全體實踐隊員以“傳承·弘揚·成就”為主題,向慈鑫家園的孩子們傳播傳統文化知識。
7月5日,青禾服務隊的同學們積極細致地進行著傳統文化宣傳活動的籌備事宜。秉持著“用心傳承文明,以行成就未來”的服務理念,他們以更多更廣得幫助孩子們理解認識中華文化,以全國的青年志愿者們為榜樣,在自己的青春時光里鑄就屬于他們的文化印記,讓自己的青春在傳播踐行中熠熠生輝。他們希望中國的明天是追溯過去的明天,他們希望中國的未來是有文明支柱的未來。活動開始前,青禾服務隊的隊員們熱情高漲,積極籌劃著活動形式和活動方案,預先準備了活動材料如紙和刻刀,牛羊皮,小木棍等。準備工作做好之后,他們和 當地工作人員進行聯系和溝通,最后于7月5日下午2點來到了慈鑫家園對孩子們進行傳統文化宣傳活動。
烈日炎炎的七月,青禾服務隊的實踐隊員們不畏酷暑,以宣講的形式幫助孩子們更好地認識中華傳統文化。在火傘高張的七月,所有的青禾服務隊實踐隊員們熱情不減,為了響應黨和國家的號召,“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要努力展示中華文化獨特魅力”,守好傳統文化的魂與根,青禾服務隊以祖國未來的花朵們為主要服務對象,用自己的熱情和專業知識,在傳統文化的普及宣傳活動中激發孩子們的文化自豪和學習熱情。他們和所有的三下鄉的志愿服務隊一樣,渴望著用自己的青春更好地發揚所學,用自己地實踐回報國家和社會。
活動中,青禾服務隊的實踐隊員們勇于突破形式,安排進行了中華文化體悟小活動。遵循之前準備好的活動安排,青禾服務隊的實踐隊員們與慈鑫家園的孩子們親身體驗了剪紙的過程。在實踐隊員的幫助指導及安全監督下,一折,一剪,一拉,他們在目光與手指的翻飛中尋到了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也在慢下來的心靈之旅中悟到了文化之于一個民族的意義。
除此之外,皮影戲的展演也成為了此次宣傳活動的特別之處。青禾服務隊的隊員們預先通過網絡視頻及當地詢問等形式,自學完成了皮影戲的展示要領,并在7月5日下午的宣傳活動之前向慈鑫家園的孩子們進行了他們人生中第一次皮影戲展演活動。盡管動作仍有生疏,但配合上實踐隊員們繪聲繪色的臺詞和隔亮布上憨態可掬的人物,孩子們均看的目不轉睛,認真且投入地感受中華傳統文化的直面沖擊。
在此次活動中,感悟最深的絕不僅僅是如慈鑫家園的孩子們一般受到宣講的群眾,三下鄉所有的志愿服務隊們也都一樣印象深刻。實踐隊員們在實踐活動的籌備中一次次加深對于活動內容的感悟和服務意識的強化,同時激勵著他們更加投入地傳播這些理念。他們像一個個火把,在安徽各地點燃了群眾的熱情,如斯泰洛奇所說“實踐和行動是人生的基本任務,學問和知識不過是手段、方法,通過這些才能做好主要工作,所以,人生必須具備的知識應該按實踐和行動的需要來決定。”我想,這應該就是安徽學子三下鄉的目的和意義所在。
時間:2023-07-14 作者:郎芷琪 來源:實踐經歷 關注:
- 奉獻之愛,純真之美,義務支教伴我行
- 回看這次暑期社會實踐,雖只有短短一天,卻讓我感觸頗深,他們明亮的眼睛里夾雜著對陌生的人緊張害怕而不是接觸新事物的新奇和興奮
- 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