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幽碳勝,青耕鄉村”
2023年7月8日,為進一步探索農文旅協同發展的生態康養農村模式,浙江工商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暑期社會實踐團繼續深入湖州市安吉縣紅廟村進行考察和調研。團隊通過參觀走訪當地的美維湖羊養殖基地,學習和了解現代生態循環農業的運作模式,以期總結出具有普適性的方法推廣到全國更多地區,實現村莊農業發展的迭代升級。
建智慧化系統,養無公害湖羊
“尋幽碳勝,青耕鄉村”實踐團于美維湖羊養殖基地內合影
在2023年7月7日與村主任王永聯系溝通過后,實踐團隊的成員們于2023年7月8日上午九點左右,來到了美維羊村進行參觀。據了解,安吉美維湖羊養殖基地占地135畝,采用智慧化、現代化的養殖方式,建設有11棟數字化湖羊養殖車間、數字化茶枝秸稈綜合利用有機肥綠色車間、智能化植物生產車間、飼料倉庫等,年出欄湖羊1萬頭,年產值可達1500萬元,為當地經濟的蓬勃發展提供助力。
“尋幽碳勝,青耕鄉村”實踐團于美維湖羊養殖基地內參觀
羊棚內還配備了羊糞輸送帶,通過輸送帶,羊糞可實時直接傳送到發酵車間,這不僅提高了羊棚內的衛生環境、減少了羊只的生病率,并且發酵后的羊糞可以直接供給相鄰的草莓大棚作為生態肥,還可以出售賣錢。
“尋幽碳勝,青耕鄉村”實踐團正在參觀工作人員準備飼料
這一系列的生產環節真正實現了循環可再生的生態農業模式,為綠色低碳提供新模式。
引智慧“芯”模式,創養殖新路徑
“尋幽碳勝,青耕鄉村”實踐團正在參觀羊場內部
隨后,團隊成員跟隨主任前往羊場的智慧管理系統處,為我們介紹了羊棚智慧大腦。在這里,每只羊的耳朵上都有一個黑色的芯片,可以實時監測湖羊的健康狀況,通過智慧大腦系統可以控制羊棚內所有的智慧化設備,實現遠程操控,同時還可以監測羊只的體溫、進食量,如有異常會發出警報,極大提高了羊群管理的效率。
搭循環農業棚,助鄉村振興夢
“尋幽碳勝,青耕鄉村”實踐團參觀農場大棚
此外,為解決農業污染、優化產業結構等問題提供系統化的解決方案,打造一個新型的多層次循環農業生態系統。基地還建設了15幢塑料大棚,計劃和紅廟村合作種植草莓、小番茄等作物,打造一個果蔬采摘園,同時大棚內農作物需要的肥料由養殖場的湖羊提供,節約了農業資源又避免了污染。王主任介紹道,在未來紅廟村將繼續積極探索農村文旅結合的新模式,讓鄉村振興充滿潛力與創新活力,共同富裕必將大有可為。
走五彩共富路,做鄉村新農人
“尋幽碳勝,青耕鄉村”實踐團走訪農田
2023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為實現糧食產量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這一目標,應做到牢牢守住耕地紅線,如提高基本農田質量、加大糧種的繁育試種面積、推廣精準配方施肥和進行適度的規模化經營等等。
而作為擁有“梅溪小糧倉”之稱的紅廟村,目前正在實施“非糧化”整治,將建成2500畝高標準“千畝方”良田,拓展廣闊的創業土地資源空間。
除此之外,紅廟村還致力于推進糧食全生命周期平臺項目建設,旨在打造數字、健康的生態農業,積極創新經濟增長方式,以“品牌”建設帶動農業向產業化、效益化發展,帶動村集體增收。走訪完畢后,實踐團隊成員集思廣益,根據紅廟村現有農業發展情況,選擇了如湖羊、紫薯、小麥、油菜花等特色農作物,繪制富有當地特色的品牌IP形象,為推動當地農業發展提供了新思路。
“尋幽碳勝,青耕鄉村”設計特色農產品IP形象
總結
“尋幽探勝,青耕鄉村”暑期實踐團成員通過一天的實地考察,深入了解了紅廟村以數字農業為導向,農文旅融合為路徑的發展現狀,并在實踐中了解到了安吉在“碳達峰“”碳中和“等理念的引領下,切實落實生產生活方式的綠色低碳循環轉型的生動實踐案例。
“尋幽碳勝,青耕鄉村”實踐團成員閱讀農產品宣傳冊
實踐團通過設計農商文旅融合的品牌設計模式和提出趣味勞動實踐研學方案,助力紅廟村持續發展,為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貢獻了獨特的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