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Zn深入基層,鄉(xiāng)村振興助發(fā)展
【山東理工大學化學化工學院 7月14日訊】(通訊員 梁晟赫 徐鳳田 王貞磊 )
沃土村的鄉(xiāng)村風貌、風土人情
7月13日上午,“Cu-Zn”暑期社會實踐團隊對沃土村的經濟發(fā)展狀況、產業(yè)特色、民風文化等等多個方面進行調研。為接下來“Cu-Zn”暑期社會實踐團對沃土村鄉(xiāng)村振興的社會實踐工作的順利開展做好充足的準備。
“Cu-Zn”暑期社會實踐團的隊員們在沃土村委員會委員的帶領下,沿著村里的主干道對沃土村有了大致的一個了解。團隊成員了解到,由于鄉(xiāng)村基礎建設的需要,沃土村是一個由其他鄉(xiāng)村的村民移居過來組成的村落。沃土村目前正處于鄉(xiāng)村振興的初級階段,村里經營的產業(yè)有水產養(yǎng)殖、藥材種植、塑料廠以及特色農業(yè)等等。
鄉(xiāng)村振興一個非常的的課題就是基礎設施的建設。有句俗語說的好:“要想富,先修路”,由于沃土村地處山區(qū),在環(huán)境因素的影響下,道路的翻修和拓寬以及水溝的治理工作被早早地提上日程。在炎熱的夏天,村干部依舊帶領實踐團參觀村莊,熟悉工作。當地的居民淳樸、熱情好客,帶領實踐隊員們品嘗當地純天然、無污染的水果。實踐團的成員們也跟當地的居民閑聊了解鄉(xiāng)村的發(fā)展狀況,以及自己對鄉(xiāng)村發(fā)展的想法。
調研鄉(xiāng)村教育,助力鄉(xiāng)村振興
7月13日下午,為了更好地了解沃土村當地教育環(huán)境的真實現狀,Cu-Zn暑期社會實踐團隊在村委會工作人員的帶領下進入沃土村唯一的學校。由于沃土村中孩童數量相對較少,為了更好地管理學生,沃土村將幼兒園與小學建在一起。
從學校外觀察,總共分為四個部分,進入校園,左手邊是保安室,負責看守大門和保障孩子們的安全,因學校中孩子們的年齡尚小,加之沃土村附近水域較多,保安室的責任和作用就十分重要;右手邊是沃土村幼兒園,放置著一些小玩具供孩子玩耍;保安室后方,是學校新建的操場,操場齊整而又干凈。學校內基礎設施與娛樂設施非常齊全。
沃土村小學園區(qū)有一棟三層教學樓。據悉,由于大多數孩童隨著父母進入縣城,離開沃土村,孩子們的數量相對減少。為了加深對沃土村情況的了解,團隊成員邀請村委會工作人員開展教育主題會議,探討關于沃土村近年來教育的發(fā)展現狀和可能的應對辦法。教學樓中設有留守兒童關愛室、綜合實踐活動室和科技活動室,教室多樣且全面,當地非常關注孩子們的身心健康成長。
帶隊老師走訪,與當地領導座談
7月14日上午,“Cu-Zn”暑期社會實踐團隊的帶隊老師來到沃土村,與當地的領導及實踐團的成員見面。帶隊老師詳細地介紹了本次“三下鄉(xiāng)”活動的策劃方案及實踐安排,贊許了實踐團隊員們的工作態(tài)度,希望同學們能夠更加積極地完成接下來的工作。同時,老師也強調了“三下鄉(xiāng)”的生活及社會實踐活動中的相關紀律要求,并計劃好了接下來的日程,做到事事落實,井然有序。
當地團縣委、街道、村居相關負責同志對同學們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同時介紹了沃土村的基本情況和地域特色,希望志愿者們在社會實踐過程中用專業(yè)知識和深厚情懷為鄉(xiāng)村振興助力。
“Cu-Zn”暑假社會實踐團成員們紛紛表示,將會以本次社會實踐為契機,充分發(fā)掘新時代沂蒙大地上的鄉(xiāng)村振興動人故事,從紅色歷史中汲取力量,在躬身實踐中錘煉本領,提高自身素質,努力做到“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把成果留在鄉(xiāng)村田野間”。
山東理工大學化學化工學院“Cu-Zn”暑假社會實踐團 責任編輯:梁晟赫
作者:梁晟赫 徐鳳田 王貞磊
學院:化學化工學院
時間:2023-07-14 作者:梁晟赫 來源:“Cu-Zn”暑假社會實踐團 關注:
- 寓教于樂,夢想啟航
- 湖南師范大學達人學社赴炎陵暑期社會實踐團寓教于樂,舉辦了防網絡詐騙知識宣講、重彩油畫、水果部位識別和制作香囊等四個兼具科學性與
- 07-14
- 深入千家萬戶的蠶桑文化
- 蠶桑是古代農業(yè)的重要支柱。它完整地展現出了中國古代人民的自然觀念、社會觀念、信仰觀念和生活觀念。7月10日,嶺南師范學院商學院“
- 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