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學生網晉中7月8日電(通訊員 王鴻禹)榆次老城是隋代開皇二年(公元582年)在漢代城郭舊址上修筑的,至今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了。榆次老城的建筑以清代、民國時期建造的居多,而一些建筑修建的年代更為久遠。榆次老城作為山西古建筑的璀璨明珠之一,具有豐厚的歷史文化。7月8日,長安大學赴山西晉中暑期實踐團隊為推動文旅融合,助力鄉村振興,前往榆次老城進行考察學習。
在講解員的帶領下,隊員先后前往了城隍廟、榆次縣衙、榆次文廟、鳳鳴書院。
城隍廟是國務院重點
文物保護單位,也是國內保存最完整的城隍廟之一。主殿前 有玄鑒一座,高達25米,頗為壯觀,1999年世界歷史文化遺址保護基金會公布為全球最精美的古建筑之一,城隍廟是古代宗教文化中普遍崇祀的重要神之一,是護城佑民、主掌茗 籍之神。是古代“人神共治”思想的明確反映 。
榆次老城是晉商文化的一個縮影,晉商是中國最早的商人,其歷史可遠溯到春秋戰國時期。在如此豐厚的歷史背景下,通過發展旅游業,吸引更多的游客前來參觀,了解其歷史文化,感受其獨特的美麗,同時也能帶動當地經濟發展,是文旅融合的典型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