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10日,山東財經大學東方學院赴煙臺助力鄉村振興調研團走進牟平區觀水鎮上垛玉夼村,針對留守兒童組織開展“沐光童行”成長公益課堂、“見字如面”書畫鑒賞課堂活動和關愛鄉村兒童捐贈書包計劃 “沐光童行”主題公益活動。
沐光童行,做自己的夢想家為做好農村留守兒童關愛與服務工作,及時疏導留守兒童心理壓力,培養其自尊、自信、自立、自強的心理品質,在村委的幫助與支持下,調研團組織了村里部分留守兒童開展“沐光童行”公益課堂活動。調研團成員刁子娟幽默風趣的風格和精彩的內容,深受孩子們喜歡。她通過生動的舉例、與孩子互動等形式,深入淺出地講解如何看待和調解心理壓力,鼓勵孩子們正確認識和應對學習及生活中困難與挫折,建立勇往直前的信心,做“健康、快樂、自信、勇敢”的孩子。
為了走進孩子們真實的內心,調研團成員問起他們長大之后想做什么,一向靦腆的小女孩,說起“未來”立刻興奮起來:“我想當個畫家”,她的話音剛落下,其他的小朋友開始搶答……這時,一位靦腆并且目光閃躲的小男孩緩緩地舉起了手:“我想當個宇航員,我想……”還沒等到他講完,他的奶奶突然打斷了他,并且說道:“天天放學回家就知道躺著玩手機,作業都不寫。”據了解,小男孩的父母常年在外工作,都是奶奶在照顧他日常起居,由于平時缺乏溝通,久而久之變的沉默寡言且越來越不自信。這時,指導老師矯麗洋與孩子奶奶進行了溝通交流,建議家長平時要多與孩子交流溝通,多鼓勵孩子,要引導孩子尋找自己的興趣點,挖掘并支持孩子發展自身的特長。
執筆作畫,繪自己的大世界調研團以實際行動助力鄉村留守兒童健康成長,將獻禮七一建黨等融入藝術課堂。開設美育實踐活動,開展“見字如面”書畫鑒賞課堂,引導小朋友們動手繪畫,起初他們膽怯、拘束,但在調研團成員們的細心陪伴下,他們愉快的拿起畫筆,并漸漸享受在其中。調研團成員們發現小朋友想象力豐富,并且有部分小朋友對構圖、色彩具有一定的敏感度。整個活動氣氛濃厚,孩子們在優秀傳統文化的感染下神情專注、描描點點、潑墨揮毫、快樂書畫,一張張略顯稚嫩的文字,充分展現了他們積極樂觀向上的良好心態,也洋溢著他們對幸福美好生活的無限暢想。

本次課堂活動給予鄉村留守兒童藝術啟蒙,點燃鄉村學生的童年夢想和希望。使更多的留守兒童能夠感受到華夏傳統書畫藝術的魅力,接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熏陶,以期引起社會各界對留守兒童的更多關注,進一步改善留守兒童生活、教育的現狀。最后,指導老師矯麗洋用愛迪生的話總結到:“成功是99%的汗水加1%的靈感”,希望小朋友們可以發現自己興趣,樹立自己的理想,爭取早日實現自己的理想。
愛心傳遞,助力夢想起航最后,為進一步培養青少年的責任擔當意識,用實際行動參與公益事業,調研團代表學校開展關愛鄉村兒童捐贈書包計劃 “沐光童行”主題公益活動,為困難留守兒童送去了愛心書包和文具,并鼓勵他們要堅持自己的熱愛,廣泛培養自己的興趣,孩子們個個歡欣鼓舞。同時還將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閱讀和素質教育活動,為鄉村兒童成長助力,為鄉村振興貢獻力量。溫暖的陽光總會跨過千山萬水與你不期而遇。希望所有的留守兒童能感受到來自社會各界的關心和關愛,希望他們的生命中音符流淌,書香漫漫……
筑夢留守兒童,傳承紅色基因,點燃理想花火。通過此次活動,留守兒童們參與其中,快樂其中,他們彼此敞開心扉,讓明亮的陽光照射進來,熱情地接納他人,消除了對他人固有的防御。也讓孩子們看到了世界的美好,體會到友誼的可貴。下一步,調研團將堅持打通關愛留守兒童的“下一堂課”,發揮黨建引領優勢,激勵更多同學們和社會各界人士參與到關愛活動中來,讓留守兒童感受到實實在在的關懷,增強農村留守兒童學習和生活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