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安徽師范大學體育學院“陽光體育”愛心夏令營暑期社會實踐團隊就學習和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中的民間剪紙這一主題作理論宣講。通過這次宣講希望提高同學們對剪紙藝術的興趣,也進一步提高他們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視程度,積極去傳承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
志愿者楊冉冉首先向孩子們提問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類型。課堂上,同學們積極舉手發言,講述自己所了解的非遺文化,“京劇”“陶瓷”“龍舟”等等。從課堂上熱烈的氛圍中可以看出同學們對于剪紙和其他非遺文化濃厚的興趣。緊接著,志愿者楊冉冉向孩子們介紹了中國民間剪紙發展的歷史,她介紹,剪紙的歷史最早可追溯到東漢時期,每一個歷史時期的剪紙的作用也都不同。志愿者的介紹既增長了同學們的見識,也提升了同學們對中華文化歷史發展的了解。在不同的地區,剪紙藝術還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風格,她深入舉例,將山東、四川等地的剪紙風格進行對比,讓孩子們更加了解中國各地剪紙的特色和不同,感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同學們都端坐在座位上,目不轉睛的看著白板上的課件內容,從他們的眼神中可以看出孩子們對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濃厚的興趣。

在宣講的尾聲,志愿者楊冉冉提出了很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措施,鼓勵同學們積極去學習和保護身邊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最近幾年,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問題一直迫在眉睫,各個平臺主體也都心向一處,為保護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作出努力。肥東為民學校愛心暑期夏令營開設了民間剪紙的課程,很多孩子踴躍報名學習剪紙,在提高動手能力的同時,也意識到傳統文化的珍貴,激發孩子們對文化瑰寶的保護意識。
每個剪紙作品都有它們獨特的意義,都是手工藝者的心血和智慧的結晶。志愿者楊冉冉說道:“每一個剪紙作品都蘊含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髓,同時也是民族精神的體現,是我們民族文化的瑰寶。然而,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社會變遷,民間剪紙這一寶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正面臨著失傳的風險,這也是目前很多非物質文化遺產所共同面臨的危機。”

最后,志愿者楊冉冉提醒同學們要更加關注這些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看見它們、了解它們、觸摸它們,不要讓它們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同學們熱烈鼓掌并表示會積極學習并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在漫長歷史長河中淘洗出來的智慧結晶,既呈現于浩如煙海、燦爛輝煌的文化成果,更集中體現為貫穿其中的思想理念、傳統美德、人文精神。習近平總書記說“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是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也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腳跟的堅實根基。”我們要加強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挖掘和闡發,使中華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與當代文化相適應、與現代社會相協調,把跨越時空、超越國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當代價值的文化精神弘揚起來。把繼承優秀傳統文化又弘揚時代精神、立足本國又面向世界的當代中國文化創新成果傳播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