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探尋文化之旅:博物館參訪引領(lǐng)文化歷史學習之路
本網(wǎng)訊(通訊員李晟源)為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積極響應團中央關(guān)于開展 “學習二十大,永遠跟黨走”為主題的三下鄉(xiāng)社會實踐的要求。武漢科技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智行筑夢”實踐團隊來到了黃梅縣博物館,深度學習黃梅縣歷史與文化。
實踐隊員們一到達博物館門口,就深深被博物館的外觀所震撼著。黃梅縣博物館于2022年7月重新修建了新址,博物館外觀宏偉,實踐隊員賴震修剛下車便說說:“黃梅縣博物館從外觀上就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十分期待在博物館里面的學習!”。隨后,在黃梅縣大學生聯(lián)合會黨支部書記劉雄的帶領(lǐng)下,實踐隊員進入了博物館內(nèi)進行參觀學習。
“一座博物館就是一座學大校”,習近平總書記曾這么說過。實踐隊員們積極踐行習總書記的教導,在黃梅縣博物館內(nèi)主動,努力的學習黃梅縣的相關(guān)知識。“黃梅縣博物館是集文物收藏、保護研究、展示宣傳、教育服務功能于一體的綜合性國有博物館。涵蓋了從舊石器時代至近現(xiàn)代印證黃梅歷史文化發(fā)展的各類實物,其中元代“褐彩牡丹塔式蓋瓶”是國之瑰寶,也是鎮(zhèn)館之寶。”講解員對實踐隊員們說道。
在三樓的第一個場館《黃梅淵源》,講解員為黃梅縣城的來源以及黃梅戲的淵源進行了細致入微的講解。“一百多年以前,這里流行“黃梅調(diào)”也叫“采茶戲”。 這種小戲中的一個支派逐漸東移,在安徽安慶地區(qū)成了氣候,形成了后來的黃梅戲。”講解員說到。
在后面的場館,實踐隊員依次了解了黃梅縣的革命史,《禪宗源地》《黃梅岳家拳》《黃梅挑花》《黃梅戲》等四個場館。既學習了文化知識,又了解了黃梅歷史,實踐隊員吳晨露在參觀完畢后表示“原來岳家拳起源于黃梅,真是讓我大開眼界,而且黃梅縣的抗戰(zhàn)歷史也很讓人動情!”。
時間:2023-07-11 作者:“智行筑夢”實踐團 來源:武漢科技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 關(guān)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