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道紅色歷史
“報紙是大眾的老師,一頁頁閱讀不盡的報紙,是我們民族的光榮。”6月24日,湖北汽車工業學院“探憶·裕農”社會實踐團隊來到培長報紙博物館進行調研活動,通過報紙來更好的了解三線建設精神以及黨的崢嶸歲月。
培長報紙博物館是十堰市第一家正式對外開放的民辦報紙博物館,自2016年12月開館以來,已接待10萬人次參觀學習。隊員們走進培長報紙博物館,如同置身實物歷史的海洋。從黨的七大報紙開始,一直到黨的二十大報紙,連接起一個跨越年齡、年代的歷史輪廓。一位社會實踐隊員感嘆道:“看到老一輩革命家的講話及報道,感覺他們似乎就在身邊,這比課堂上的教科書還直觀,還震撼,自己很受教育!”
報紙博物館建國篇以中國共產黨歷史為脈絡,以不同時期黨的報紙期刊為載體,全面展示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的光輝歷程和輝煌成就。博物館里的各類報紙琳瑯滿目。展品有珍稀的創刊號、特刊號、號外、停刊號、復刊號等,包含《人民日報》《解放日報》等,記載著中國人民浴血奮斗求解放、豪情滿懷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歷程。其中,歷史最悠久的報紙,是1745年的線裝《邸報》,以及1879年的《申報》、1889年的《京報》。《邸報》上記述了乾隆十年進士題名的情況。隊員們沉浸在墨香的世界里,細細瀏覽著一面面紅墻。走在展覽通道里,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以來各個時期的報紙、期刊等珍貴資料展品次第映入眼簾,黨的百年奮斗歷程通過展品生動展現在隊員們面前。
隊員們也通過報紙來更好的了解汽車文化和三線建設精神。社會實踐隊員們在館長程培長爺爺的介紹以及閱讀報紙后收獲頗豐,通過報紙了解到了過去的汽車文化,看到了十堰市的發展情況。隊員們從講解員的口中得知,隨著報紙博物館名聲越來越響,不少人前來參觀學習,有的商請聯辦活動,還有邀請程培長前往兼職交流。每有接待,程培長總是不厭其煩,承擔全程講解任務。他常說:“其他都是次要的,重點是,我是老黨員,要把紅色精神一代代地傳遞下去!”一位社會實踐隊員在博物館內有感而發:“博物館所展陳的報刊具有珍貴歷史意義。我們要運用好這些紅色資源,傳承好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
時間:2023-07-09 作者:曾欣宇 來源:社會實踐者,百度 關注:
- “報”道紅色歷史
- 湖北汽車工業學院“探憶·裕農”社會實踐團隊來到培長報紙博物館進行調研活動,通過報紙來更好的了解三線建設精神以及黨的崢嶸歲月。
- 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