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科技大學:打造“黃梅挑花E+”項目,助燃鄉村振興新能源
本網訊(通訊員鄒逸凡 潘鑫)緊盯賦能經濟高質量發展、創新優秀傳統文化形式內容,致力于在鄉村振興的宏偉藍圖上大展身手,武漢科技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智行筑夢”暑期社會實踐團聯合黃梅縣大學生聯合會,于7月8日深入黃梅縣當地特色文化,結合“三個+”轉變高質量發展新動能,打造“黃梅挑花E+”品牌項目,延長“地方+學院”合作鏈,有效促進“文化+鄉村振興”雙軌并行、雙向發力。
作為地方寶貴的精神文化載體,黃梅縣博物館依托典型性、代表性文化資源,在一器一物之間,深度詮釋了黃梅縣的“歷史溫度”與“文化高度”。此次實踐團隊員在黃梅縣大學生聯合會黨支部書記劉雄的帶領下,在參觀縣博物館、深入學習當地特色文化的同時,推進館校產學研成果轉化融合。
跟隨著講解員的腳步,實踐團隊員們參觀了“黃梅縣紅色文化”、“黃梅戲與黃梅挑花”及“岳家拳”三個分館。在參觀的過程中,實踐團隊員黃心藍在展覽黃梅戲服的玻璃門前駐足,望著珠瓔寶石鑲刻其上的服裝,黃心藍興奮地說道:“這就是戲臺上的演員最令我著迷的裝扮!是我心目中的第一!”隊員李林昌也感慨地說道:“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我今天真的受教了。”
立足于“走出去”與“看過來”兩個方面,實踐團隊員在參觀完后,便開始積極探索助力博物館宣傳的方式。隊員們創建了互聯網微社區,在為用戶提供信息服務的同時,還聯動團隊自身“沁水潤心”思政育人品牌,結合“習語潤心田”欄目,在博物館內自發講解文物歷史、凝聚力量,錄制視頻后上傳云端,促進中優秀傳統文化的的傳播。“沒想到有一天自己居然變成了博物館的講解員,站在各種文物的玻璃柜前,為大家分享歷史、解讀文化。”實踐團隊員賴震修說道。
當日下午,劉雄帶領實踐團來到黃梅縣國家級創客空間基地,積極開展國家非遺項目“黃梅挑花”的培訓。實踐團在一針一線中沉浸式體驗黃梅挑花的魅力后,與黃梅縣大學生聯合會一起開展“黃梅挑花E+”原創項目,“萬物皆可挑”的口號瞬間在直播間走紅。不同于傳統的“黃梅挑花+”項目,本次交流合作建立在品牌化、信息化、數字化的技術成果之上,在探索“數字信息化文創”新模式的過程中,利用網絡直播載體為大家分享挑花技巧、與觀眾互動交流。
合作的最后,武漢科技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團委書記季晨昊為黃梅縣國家級創客空間基地進行授牌儀式,肯定了以劉雄為代表的社會各界人士為發揚家鄉傳統文化而不懈奮斗的事跡。劉雄也表示道,本次合作加強了社會聯盟與院校產學研深度融合,從一定程度上加快了地方文化產業轉型升級,為培育鄉村振興新活力、“活絡”鄉村歷史文化資源提供了新動力,并希望在未來保持交流,建立長期合作激勵體制,以新發展創造新輝煌。
時間:2023-07-09 作者:“智行筑夢”實踐團 來源:武漢科技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 關注:
- 揚志愿之帆,譜社會贊歌
- 我在參與湖南師范大學生科院達人學社三下鄉活動中,領悟到了志愿活動的社會意義,同時我也期待更多青年加入社會志愿服務。
- 07-09
- 賡續紅色血脈,砥礪奮進力量
- 為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引導廣大青年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7月7日,廣東建設職業技術學院織夢實踐隊赴云浮市郁南縣開展
- 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