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引導廣大青年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7月7日,廣東建設職業技術學院織夢實踐隊赴云浮市郁南縣開展“賡續紅色血脈,砥礪奮進力量”系列活動,以實際行動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2周年。
慰問百歲老兵 追憶崢嶸歲月
“老戰士,我們來看您來了”,織夢實踐隊在當地村委的帶領下前往云浮市郁南縣建城鎮慰問了百歲抗戰老兵謝亞蘇,向老人傳遞了祝福并送去了慰問品。這是我們對老兵們表達深深敬意和感激之情的一種方式,也是我們對歷史的銘記和珍視。通過與謝亞蘇爺爺的交談,我們得知,謝亞蘇爺爺今年已經102歲了,是一名抗美援朝老戰士,曾榮獲二等功和三等功各一次,近期國家還頒發了抗美援朝勝利70周年紀念章。
隊員們和謝亞蘇爺爺聊抗戰紅色故事,謝亞蘇爺爺雖年事已高,精神狀態卻很好,他講述參戰的經歷時,記憶猶新,條理清晰;唱起紅歌來,聲音響亮,慷慨激昂,一詞不落。隊員們聽了李爺爺的故事和歌聲,頭腦中放映出一幕幕生動的影像,那是一個艱苦奮斗的年代,那是一部奮勇抗擊的史詩、那是一幕令人無法忘記的回憶,我們看到了民族的脊梁、華夏的魂魄、不屈的斗士。從聊天中可看出,隊員們的到來讓他倍感溫暖和開心。
參戰老兵是社會的財富、革命的功臣,是民族的脊梁,歷史不會忘記、人民不會忘記。聽老兵講黨史,以史促廉,揚清風正氣。隊員們紛紛表示,要學習黨的光榮傳統,不忘那段可歌可泣的歲月,學習黨史,銘記黨恩。 與百歲抗美援朝戰士合影
重溫紅色故土 追尋紅色記憶
盛夏的驕陽,容易讓人心氣浮躁。但有這么一處地方,帶著歷史的莊重感,讓人只感內心澎湃,它就是郁南桂圩鎮的龍崗村。桂圩鎮龍崗村是郁南縣“四·一八”起義策源地,是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的革命遺址之一。
走在龍崗村的小路上,古樹群像一把巨大的天然“太陽傘”為人們遮陽擋雨,微風輕輕拂過綠枝,綠葉發出“沙沙”的響聲,讓人心曠神怡。在這群古樹中,1200年樹齡的古香樟最為聞名,樹如掌型,婆娑而生,呈朝迎晨曦,晚送彩霞之態,堪稱“天下第一樟”。古樹古村融為一體,與龍崗村的深厚紅色歷史底蘊相得益彰,步步皆景。我們通過走訪參觀得知,“天下第一樟”背后還有這么一段紅色故事:四一八武裝起義后,國民黨反動派到了龍崗清剿粵桂邊三羅中隊隊員,幾個隊員緊急轉移的時候,情急之下藏到這個樹洞中,躲過了一劫,所以這棵樹稱為“革命樹”“英雄樹”。當地村民說:“小時候聽大人說起這棵樹革命的故事,現在輪到我們說給下一輩聽,希望將這棵樹堅韌不拔的紅色精神代代傳承下去。”
繼續漫步村中,我們可以看見許多的村莊房屋外墻上的壁畫,那些壁畫記錄著中共士兵與群眾間的魚水情深,從中感受到濃濃的紅色文化氣息。在中共三羅中心縣委舊址處,我們探尋黨史中的“郁南印記”。在紅色文化基地中,我們進一步明確了自身肩負時代交予的重任,做好接過發展接力棒的準備。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驕陽之下,龍崗村紅色文化所蘊含的精神正熠熠生輝。 天下第一樟
追溯紅色印記,延續革命精神。在實踐中了解黨的紅色覺醒歷史,感受黨的烽火歲月,是每一個大學生的責任和義務。以紅色精神為不竭力量之源,自覺把個人理想追求同國家的前途、民族的命運結合起來,樹立遠大人生追求與志向,筑造青春之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