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愁古樟蔭下,萬頃耕耘展輝映。興農助農愛農之辭,承載著國家對土地的深情厚意,與人民對農業的豐盈期望,為學習探索如何更加科學的發展農業,7月7日葉德練老師和蔡來龍老師帶領福建農林大學農學院“玉見振興”橙色耕讀實踐隊來到漳州市長泰區西湖村科教基地,與學長學姐一同探尋科學農業的新密碼。
研究生王嘯給實踐隊隊員們介紹鮮食玉米相關研究成果和實際應用,實踐隊員了解到鮮食玉米是我國重要的糧食和飼料作物,近些年來更是成為了各家各戶備受青睞的功能健康食品,漳州市長泰區2022年鮮食玉米種植面積已達到29300余畝,占漳州市鮮食玉米總面積的66%,通過王嘯學長的講解,實踐隊隊員們還了解到當地即重視鮮食玉米的生產,也積極推進對鮮食玉米產業的推廣,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圖為王嘯學長為實踐隊隊員講解鮮食玉米產業的現狀
在交流中,實踐隊隊員還了解到當地存在“青苔滿地”和“鐵銹斑斑”的現象,此種現象是因為施肥量過多,從而也導致成本高、農產品品質劣化、降低肥料使用效率和影響環境等等一系列問題,為此,王嘯學長表示他們正致力于研究鮮食玉米的養分吸收情況,提出了一份科學配方的肥料用量方案,并探尋如何科學防治病蟲害,提高鮮食玉米品質和產量等等,這可以大大降低農戶的生產成本,提高收入并且貫徹綠色新發展理念,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發展趨勢,是十分有意義的事情。

圖為研究生王嘯為實踐隊隊員分享實踐經驗和感悟
通過此次參觀,實踐隊隊員真切的感受到了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的現實意義,興農助農愛農富農并不是一席空話,而真的貫徹在生活中大大小小的各項事務中,知道了應如何在理論學習的基礎上,與實際應用相結合,在與研究生學長學姐的交流中深受啟發,努力成為一名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農大學子。

圖為實踐結束合影
信息員:文/戴佳惠 圖/戴佳惠 陳華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