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11日,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通用航空與飛行學院的學子正集結于位于全國各大紅色景點展開社會實踐活動,團隊以“賡續紅色血脈,追尋歷史足跡”為主題開展探訪紅色景點活動,本次活動成員11位,分別來自北京、天津、河北、武漢、江蘇等地,在這廣袤的大地上,坐落著諸多紅色革命景點,它們承載著非同凡響的革命意義,敘說著振奮人心的光輝歷史。本次實踐,團隊選取了具有代表性的景點:1、香山革命紀念館,用以探尋香山革命精神,籌建新中國的偉大歷史時刻展現出來的精神風范。2、中國共產黨歷史展覽館,在這里學習我黨艱苦奮斗的革命歷程,傳承紅色血脈。3、周恩來故居,緬懷周總理4、毛澤東故居,毛主席作為中國人民的領袖,馬克思主義者,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他的一生都始終堅持帶領中國人民走向富強,緬懷毛主席,追尋他曾經的歷史過往,促使我們青年人繼往開來,不斷向新時代邁進。

待實踐結束后,團隊總結了此次活動的目的和意義,旨在加強大學生對黨史的了解,圍繞愛黨、愛國展開活動,加強擁護黨和國家的思想教育。歷史結論是最為生動的教科書,認真學好黨史和國史,有助于當代大學生認清黨和國家的發展歷史,更好的了解身上肩負的責任,能夠更加堅定地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本次活動成員11位,分別來自北京、天津、河北、武漢、江蘇,分批次組隊前往各自所處屬地的紅色景點,完成相關學習任務,深入學習探討,切實了解紅色歷史,實踐預計在1月中旬開展,屆時各小組密切配合,相互幫助,并及時在線上進行實踐溝通交流。通過學習相關景點資料,每位成員發表感悟、體會。緬懷革命事件以及革命烈士;ハ嘟涣骺捶ú⒂懻摗W詈罂偨Y、歸納。而后深入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結合精神所講,再搭配之前的學習,每位成員總結歸納自己的心得體會,每位同學經過了由小到大,由淺到深,由個人到集體地進行透徹分析。
來自實踐團隊成員孫佩茹同學的心得感受:
先人篳路藍縷,披荊斬棘;后人承繼其志,燃燈前行。帶著仰慕與學習的心,我跟隨團隊參觀了毛主席故居、李大釗紀念館、中國共產黨歷史展覽館和香山革命紀念館。
自中學課本再到熱播劇《覺醒年代》,李大釗先生和其他革命先烈的精神愈發觸動我的心。李大釗先生認為,人生最高之理想,在求達于真理。因此,他堅決拒絕趨炎附勢,不僅勇于追求真理,還敢于堅持真理,致力于探尋國富民強的道路和救國救民的真理。作為我國共產主義運動先驅,也作為中國最早的馬克思主義傳播者,李大釗先生置身于每一次歷史轉折點中,傳播新文化思想,同新青年一起奔走呼告,喚醒在列強蠶食鯨吞中麻木了心靈的人們,號召各位國人同胞一起丟掉幻想,準備戰斗。如今,馬克思主義成為了我們立黨立國、興黨興國的根本指導思想。實踐告訴我們,擁有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指導是我們黨堅定信仰信念、把握歷史主動的根本所在。此次李大釗紀念館之旅,將一位革命先驅的形象更加鮮活地展示在我們面前,“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在參觀毛主席故居的時候,剛一進門,映入眼簾的就是“為人民服務”五個大字,貫徹了毛主席的治國治黨,也深深扎進了每一位優秀共產黨黨員的心中,展覽充分利用館藏文物文獻資料,采用專題形式,從勤政為民、反奢倡簡、博學多思、親情如歌、雅情逸趣五個方面真實再現了一代偉人豐富多彩的生活畫面。值得注意的是,展館內也展出了毛主席與乒乓球有關的資料,真實記錄了一代偉人即使在戰爭年代下也能苦中作樂,使人為之敬佩。革命熔爐的千錘百煉,造就了毛主席艱苦奮斗、簡樸生活、永葆勞動人民本色的思想,造就了全國人民無比敬仰的偉大領袖。
收拾了一下激動的情緒,我們團隊又來到了中國共產黨歷史展覽館。還未進館,我們就被廣場上四組大型石雕深深震撼住了——《信仰》、《偉業》、《攻堅》、《追夢》,暗示了中國共產黨百年來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的奮斗歷程。進入館內,隨著講解員的娓娓道來,我們的思緒追隨著面前的一幅幅作品,穿越歷史長河來到了1921年黨誕生的時候。氣勢磅礴的長城主題漆畫、馬克思《布魯塞爾筆記》第四筆記本手稿、一大會址復原場景、革命根據地的創建展板、遵義會議復原景觀、黨的七大投票箱、開國大典影像、抗美援朝戰爭中使用過的武器、《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講話提綱、創辦經濟特區圖片、脫貧攻堅數據圖表、火神山雷神山醫院模型……珍貴的文物實物、翔實的檔案資料、生動的圖片視頻、逼真的復原景觀,讓我們無不為這百年傳承感嘆。在二樓我與同伴們駐足觀看紅軍長征的影像,待到整部影片結束,整個二樓響起了不約而同的掌聲,不知不覺中,淚水沾濕了我與同伴的衣衫。這部影片不僅給我們展現了氣勢磅礴的紅軍長征的經歷,先輩們承受的困苦挫折;更展示了共產黨人不畏艱險勇于抗爭的精神。之后,我們隨著講解員繼續參觀。國共合作、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新中國的成立、社會主義建設初期、社會主義建設新時期,一部部中國共產黨的奮斗史,就是一部部中國人民的奮斗史。百年奮斗波瀾壯闊,百年初心歷久彌堅。中國共產黨始終踐行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的初心和使命。當下正處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在黨的二十大即將召開這個重要時間點,我們成員在中國共產黨歷史展覽館,追隨黨的發展歷程,重溫黨的奮斗經歷。培養我們的國家責任感,積極學習,向黨靠攏,為中華民族復習大任添磚加瓦。
最后,我們來到了香山革命紀念館。香山是中國共產黨領導解放戰爭走向全國勝利、新民主主義革命取得偉大勝利的總指揮部,展陳文物也對于這些歷史時期的重要人物及場景進行了再現。我們在此通過全息投影觀看了開國大典,也看見了開國大典使用過的禮炮,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徽樣徽。我們追隨著老一輩革命家的腳印,仿佛脫離了現世,親身來到了開國大典現場,和人群一起歡呼光明的到來。這里,作為“進京趕考”的第一站,復原了當時的一件件重要的歷史事件,一幅幅重要的歷史場景。因此,這里代表著中國共產黨帶領全中國人民當家做主的起點。堅持黨的全面領導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由之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團結奮斗是中國人民創造歷史偉業的必由之路,貫徹新發展理念是新時代我國發展壯大的必由之路,全面從嚴治黨是黨永葆生機活力、走好新的趕考之路的必由之路。
身處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時代,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青年。我們有責任、有義務承擔起國家、民族的復興大任。習近平總書記說過:“任重道遠,行則將至;征途漫漫,唯有奮斗”,青年是國家的新鮮血液,掌握了青年就相當于掌握了新的力量,國家的發展才能不斷注入新鮮活力,做到永葆青春,不斷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