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財學子寒假社會實踐:社區養老數字化,老年人也能擁抱科技
全國第七次人口普查發布的數據顯示,我國60歲以上人口占比18.70%,其中65歲以上人口比重占13.5%,我國人口老齡化、城鎮化水平進一步加深。新時代背景下我國數字經濟蓬勃發展,互聯網加業態層出不窮。如何更好應對人口老齡化、破除養老痛點難點?“十四五”規劃提出,要推動養老事業和養老產業協同發展,培育養老新業態,構建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2023年1月10日-1月11日,安徽財經大學“數字助力老有所養隊”赴安徽省蚌埠市龍子湖區綠地花都社區開展為期2天的寒假社會實踐活動,通過實地參觀、走訪學習、問卷調查等多種形式,了解綠地花都社區數字養老現狀并探究社區數字養老的優化路徑。
實地調查社區居民,探究智慧養老條件
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的持續加劇,養老問題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互聯網+養老”成為趨勢,智慧社區養老應運而生。2023年1月10日,團隊成員來到龍子湖區綠地花都社區,對社區的基礎建設、社區老人的養老現狀以及社區居委會的養老服務進行實地調研。在實地走訪中團隊成員發現,綠地花都社區的基礎建設完善,小區中有專供居民休閑娛樂的健身設施、為老年人提供駐足聊天的小廣場和為居民生活提供服務的社區服務中心。調研期間天氣適宜,廣場上許多老年人聚集聊天取樂,氛圍一片祥和。團隊成員向幾位老年人進行簡短的調查,得知社區經常開展各種文化活動來豐富居民的精神生活,老人大都對社區的工作予以認可。社區服務中心為社區老年人提供上門服務以及家庭醫生等服務,推動數字背景下社區養老工作的開展。
深入社區老人,了解個體需求
在初步了解社區總體情況之后,不覺已至正午,成員們稍作休息便繼續開展下午的調研工作。團隊成員首先來到李奶奶家中,簡單詢問得知李奶奶是位退休教師。由于李奶奶腿腳不便,她對于家庭醫生與社區入戶服務的需求表現較為強烈,認為社區的智慧網絡以及老年教育資源較為稀缺,老年人無法在日常生活中獲取需要的資源與知識。團隊成員在社區綠化帶上遇到了趙爺爺,他是一名退休工人,在社區里是出了名的熱心腸,平時在社區中幫忙疏散交通和維持秩序,居委會組織的工作他也是積極支持。他認為這些日常行為并未發揮他最大的價值,他希望能夠再找一份力所能及的工作,發揮余熱。但是現在社區中并沒有針對老年人的招聘信息,且不存在“數字就業平臺”,并不能夠滿足其需求。
訪談居委會成員,獲取服務供給信息
在初步了解社區老年人的需求后,團隊成員對居委會工作人員進行訪談,發現社區能夠提供的服務有限且質量不高,無法支撐數字化背景下新型社區養老發展的需求。沒有充足的資金來源,社區能夠提供的智慧養老服務相對有限,相關建設項目也難以開展。此外智慧養老專職工作人員的日常工作繁雜瑣碎,但其薪水卻較低,因此在構建智慧社區養老方面很難吸引并留住人才。
結束實地調研,滿載收獲而歸
在本次實地調查中,團隊成員發現綠地花都社區智慧養老存在著服務不足且層次低、社區智慧養老財政支持力度有限等問題;需要通過提高市場精確化個性化智慧養老服務能力、政府增加普惠性智慧養老服務供給、社區加強智慧養老服務政策的宣傳引導等措施進行社區養老服務的優化。
通過線下實地調研與線上問卷調查的形式,團隊成員發現數字化為社區養老注入了強大的動力、給行業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但同時存在著各種問題。社區智慧養老是“互聯網+”時代的新興事物,其所呈現的智慧社區養老模式,有助于解決老齡化難題,將是開啟新養老模式的新篇章。團隊成員相信在各方努力下,社區老人一定能夠對接時代潮流,跨越數字鴻溝,擁抱新生活!
時間:2023-02-01 作者:李子怡 來源:安徽財經大學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