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北國、北國江南一信陽
信陽,古稱義陽、申州,又名申城、茶都,位于河南省最南部,東連安徽,西、南接湖北,為三省通衢,是江淮河漢間的戰略要地,鄂豫皖區域性中心城市。豫南的經濟、文化、教育、交通和科技中心。曹魏時置義陽縣、義陽,原是西漢時期平氐具的鄉名,因以為名,宋太祖趙光義,諱“義字,古代“信”與“義”意近,改名“信陽”,并延續至今。
信陽宜居宜業,山清水秀,空氣清新,氣候宜人,素有“江南北國、北國江南”的美譽。信陽地區是華夏文明最重要的發源地之一從東到西布有裴李崗文化、龍山文化和屈家嶺文化等多處遺址。古中原文化和古楚文化在這里融合交匯,形成了信陽特有的人文氣質。信陽優越的地理位置厚重的歷史文化、豐富的旅游資源和高品質的生態環境都為其旅游開發奠定了良好的前提和基礎。
信陽市不僅依靠國家級旅游景區提高城市經濟,還通過鄉村振興實踐實現了價值體現和產業深度融合。
郝堂村,河南信陽市平橋區一個曾再普通不過的村莊,幾年前,郝堂還是大別山革命老區一個凋敝村落,“靜得嚇人”。而如今,村里的年輕人大都回來了,遷出的戶口也遷回來。遠遠近近的城里人紛至沓來,堵車竟成家常便飯。人氣驚人逆襲。
郝堂村位于河南省信陽市平橋區五里店辦事處東南部,距離信陽市區20公里,曾經是豫南山區典型的貧困村,2013年郝堂村被住建部列入全國第一批12個“美麗官居村莊示范”名單,被農業部確定為全國“美麗鄉村”首批創建試點鄉村。
郝堂村作為近幾年鄉村改造的成功案例不算陌生,在全國各處踐行鄉村振興戰略的今天,從國家關注的視角再看郝堂村,其仍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超前性,是以文旅建設振興鄉村的典型案例。
近日,河南省文化和派游廳河南省鄉村振興局聯合印發《河南省首批鄉村康養旅游示范村創售單位名單》,確定了195個村為河南省首批鄉村康養旅游示范村創建單位,信陽市浉河區浉河港鎮郝家沖村等 21個鄉村成功入選,數量居全省各省轄市第一位。
為引導康養產業發展,豐富鄉村旅游內涵,經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廳、河南省鄉村振興局商議,將鄉村旅游示范村”更名為“鄉村康養旅游示范村”。首批創建期為2022年5月至2023年6月,2022年年底前驗收一批,2023年6月完成創建。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將聯合市鄉村振興局,嚴格按照河南省鄉村康養旅游示范村創建標準,加大對全市21個創建村的指導力度,確保創建工作穩步推進,圓滿完成創建工作目標,促進全市康養產業和鄉村旅游有機融合、共同發展,推動“交旅文創出彩”戰略落地落實,為打造“美好生活看信陽”品牌作出積極貢獻。
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提出和穩步實施,鄉村發展被擺到了一個更高的高度,鄉村振興成就美麗中國,成就美麗信陽。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我們應該承擔起振興鄉村的重擔,助力魅力信陽的設,助力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