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葉子屬于一個季節,年輕的莘莘學子擁有絢麗的青春年華,誰說意氣風發的我們年少輕狂,經不住暴風雨的洗禮?誰說象牙塔里的我們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走出校園,踏上社會,我們書寫了一份滿意的答卷。
圖為團員在參觀謝裕大博物館。中國青年網通訊員鄧兆淇 攝
在酷熱中,我迎來了作為大學生的第二個暑假,也滿懷激情地報名加入了合肥工業大學電氣與自動化工程學院“‘徽’毫潑墨興文化,茶韻飄香續發展”團隊赴安徽歙縣鄉村振興促進團。 古人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一周短暫又難忘的實踐旅程就像白駒過隙般,翻看記錄我們的日記和照片,那一幕幕美好的瞬間仿佛又出現在了我的眼前。
經過漫長的旅途,我們已有些許疲憊,但在汽車停站的那一刻,我們不免有些激動,因為那是我們期待已久的實踐地-安徽省黃山市歙縣。
歙縣徽州文化紅色資源豐富,文化底蘊深厚,鄉風文明淳樸,素有“一生癡絕處,無夢到徽州”之美譽。我們每到一個地方,都會通過發放傳單和調查問卷以及面對面和農民同志交流的方式,認真了解當地村民的生活習慣、并拍攝照片,記錄在新農村建設下的農村人民的生活狀態。
圖為團隊成員與老城居民進行交流。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鄧兆淇 攝
這次社會實踐讓我收獲了很多:
“一生癡絕處,無夢到徽州”每每提及徽州,總會想到明代戲曲家湯顯祖的這兩句詩。徽州是一個古老而神奇的土地,坐落在青山綠水之間,令人心生向往。但是,外地的游客只知道黃山,而對黃山所處的徽州地區的徽州文化沒有太多的了解。歙縣近些年旅游業發展確有成效,但是其主要知名度還是集中在江浙地區,在西北地區、港澳臺地區,海外地區的知名度有限。讓徽州知名企業幫助宣傳能夠更好地傳承與發展徽州優秀傳榮文化,可以更好促進當地文化振興,推動歙縣蓬勃發展。去過徽州便忘不了徽州,我們會竭盡所能去宣揚徽州文化。
首先要說到的就是團隊合作的經驗。其實作為一個大二的學生,我的團隊合作經驗非常少,自己安排自己的學習生活,很難跟這么多同學做同一件事情。在這個團隊里,我們一起生活,一起工作,我也有機會接觸其他各個院系的同學,學到更多東西;而且,在團隊中我們更容易學會尊重別人,尊重集體。
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在本次的社會實踐中我們同諸多當地群眾談心交流,思想碰撞出了新的火花,從中學到了很多書本上學不到的東西。我理解了“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真正涵義,認識到只有到實踐中去、到基層去,把個人的命運同社會、同國家的命運的發展聯系起來,才是大學生成長成才的正確之路。作為新時代的青年學生,我們要抓住培養鍛煉才干的好機會,提升我們的修養,樹立服務社會的思想與意識。同時,我們要樹立遠大的理想,明確自己的目標,為祖國的發展貢獻一份自己的力量,努力成為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圖為團隊成員與謝裕大博物館館長交流。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鄧兆淇 攝
青春的底色是愛國,我們是社會未來的建設者,我們應當積極走出象牙塔,到社會中往,了解國情,服務社會。“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這是《論語》當中的一句話,說的是一個人整夜不食不寢去思考鉆研一個問題,沒有什么好處,不如親自去學習研究。實踐的過程是每個人都要經歷的必經之路,在這個路上,我在鍛煉,在成長,跌跌撞撞,且歌且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