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線電協會的實踐活動
因疫情影響,青春有你實踐隊的各隊員在返鄉后分別開展社會實踐活動。本次實踐活動的課題為“傳遞溫情奉愛心,造福社會獻力量”,旨在以各式各樣的活動形式回饋社會,傳遞愛心,奉獻力量。參與此次社會實踐活動的隊友有張雨欣、周封涵、易臻、王瑞恒、蘇瀚、邵寶成、李成旺、饒非凡。
隊員邵寶成在疫情期間參與了社區組織的疫情防控志愿活動,每天早上8.00協助社區工作人員上門給居民進行核酸檢測,掃描居民的健康碼上傳核酸檢測系統;在靜態管理期間,由于居民需進行居家隔離,他和其他志愿者一起將居民委托社區購買的蔬菜和日常用品送到居民家中。每戶居民產生的生活垃圾會放置于樓道內,他們也會在固定時間進行清理。即使在疫情期間,也能把愛送到家。
張雨欣則來到幼兒園里當起了志愿者,早上七點半,她和幼兒園的老師在門口熱情迎接小朋友的到來,之后前往中四班對小朋友進行互動式教學,教小朋友寫拼音,寫數字,還和小朋友們玩了老鷹捉小雞,丟手絹等游戲,陪伴幼兒園的小朋友不但需要耐心,還需要愛心。同時,她還參加了美化社區環境的活動,在社區里除草,給樹木澆水等。
隊員易臻在街道的愛心獻血車旁進行愛心獻血公益宣傳。宣傳愛心獻血需要面向全社會,要有廣泛性。于是隊友易臻來到了街道旁的獻血車前,通過展示海報和發放傳單的方式宣傳愛心獻血。為周圍年輕的青年科普了愛心獻血的相關知識,提倡愛心獻血這一傳遞愛心、奉獻自己的高尚行為,呼吁更多適齡健康人群能夠參與進愛心獻血的隊伍中,傳遞了社會正能量。愛心獻血的宣傳也許沒有捷徑,需要的是不斷地宣傳和耐心地科普。如果宣傳到位,人們心里的顧慮就少了,獻血的人就能多起來,更多人能因此健康快樂。
為了讓我們能擁有一個更加整潔的校園,隊員周封涵和一同留校的幾位同學開展了一次“校園清潔”的義務勞動。他們主要對籃球場和操場的垃圾進行了清潔。在"校園清潔"義務勞動中,每個同學認真清潔好各自負責的區域,團結協作才能大范圍、高質量地凈化校園。周封涵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努力治理“臟,亂,差”等現象,美化校園環境。他希望"校園清潔"行動能帶動更多同學攜手維護校園的整潔和美觀。撿起的是小瓶罐,奉獻的是大愛心。
李成旺所在家鄉的政府前幾年進行了廁所改造,需要每年組織各村對戶廁開展摸排工作,對村里的問題廁所進行再排查、再整改。隊員李成旺便參與了這次戶廁排查工作,錄入戶廁的信息,查看是否損壞,上報問題廁所,整個鎮的所有村都需要就行檢查,確保不落一戶,不落一廁。在干凈衛生的前提上,追求整潔美觀的戶廁,李成旺在這樣富有人文關懷的工作中奉獻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鄰里守望相助,傳遞人間溫情,奉獻滿懷愛心。隊員王瑞恒的鄰居發現家里的狗跑了,急忙求助鄰里尋狗。王瑞恒秉著"樂于助人"的志愿者精神積極幫助鄰居尋狗。鄰居家的狗跑到街道上無論對他人還是對狗都很危險,所以王瑞恒和鄰里迅速建立群聊以及時獲取信息,溝通合作。分頭尋找期間他時刻關注網上動態,多次詢問街邊的路人,力所能及地幫助鄰居尋回丟失的狗。經過大范圍的不斷尋找,最終在村口的一處菜地旁找到了鄰居家的狗,并且安全地把它帶回了鄰居家中。這次尋狗行動中,王瑞恒的熱心相助讓鄰居的燃眉之急得以解決,更傳遞了人間溫暖真情。
為關愛農村留守老人,隊員蘇瀚帶著水果拜訪了村里的留守老人,不僅幫助他們打掃屋內衛生,還跟他們聊天談心。即使老人的聽力不好、口齒不清,蘇瀚也依然耐心傾聽,不時交談。在兩個多小時的促膝長談中,老人背影里的孤獨和談話中眼里的喜悅深深觸動了他。留守的老人們缺乏的不是物質的富裕,而是簡簡單單的陪伴或一次短暫的對話,即使對方不是自己的至親好友,也可以掛念良久溫暖常在。相信人容可衰,但人心不朽,愛心可永伴他們的心中。
時間:2022-08-31 作者:易臻 來源:多彩大學生網 關注:
- 夏日支教行,星火筑童心
- 為了響應祖國對鄉村教育的重大戰略,2022年8月30日湖北醫藥學院星火筑夢暑期社會實踐隊來到位于湖北省十堰市丹江口區六里坪鎮的蒿口小
- 08-31
- 支教蒲江 “筑夢”青春
- 為使廣大同學將理論運用于實踐,服務奉獻于社會,推動廣大學生在社會實踐活動中提高自身能力,為社會作貢獻。7月10日,計算機科學與工
- 08-31
- 無線電協會的實踐活動
- 暑假期間,因疫情影響,我們實踐隊的活動未能如期進行,但同學們清楚的認識到,作為當代大學生,開展社會實踐,是鍛煉自身、服務社會、
- 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