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外知識科普 中外文化交融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后盡開顏。”李沛恒老師以一首《七律·長征》引入長征精神黨史教育課,以《那年那兔那些事兒》的視頻片段梳理講解長征路上的艱難險阻,贊揚了中國工農紅軍不畏艱難,英勇頑強的革命英雄主義和樂觀主義精神。
中國的傳統節日特別多,每個國家都有每個國家獨具特色的傳統節日,陳露老師帶領著小朋友穿梭于各個節日的電影短片中,在學習中西方文化的同時,也積極互動分享自己過節的趣事。如今文化交流越來越頻繁,東西方文化也相互影響著人們的生活,小朋友們從小學習傳統文化,既增長知識,又可以幫助孩子形成文化自信。
繪畫手工聲樂 藝術滌蕩心靈
折紙是一種材料簡單、操作方便、效果顯著的手工創造勞動,是深受學生喜歡的一種小工藝。趙昊老師帶領著小朋友一起折紙飛機,孩子們的眼睛非常專注,偶爾一步不會了,就主動詢問老師,在趙昊老師的帶領下學得很虛心。
孩子們就是中國的下一代,少年強則國強,本次支教實踐活動不僅向小朋友科普了課外知識,還鍛煉了動手能力,為他們的暑假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原本簡單枯燥的日常學習也因為特色課堂的加入,提升了他們的綜合素質,激勵他們奮發向上、通過自身學習努力奔赴更寬廣的世界。
學習、奮斗、夢想,這是青春關鍵詞。青年學子們把一個個夢想融入國家和民族事業當中,融入大山融入大地,是支教,串聯起了青春應有之意。通過此次支教活動,志愿支教團隊極大程度地提升自身的策劃書寫、組織管理、處理問題以及團隊協作等各方面能力與素質,同時培養了隊員們的社會責任感與公益心,吃苦耐勞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