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學四川簡陽小分隊實踐活動
八月盛夏,西南大學園藝園林四川簡陽小分隊來到了簡陽轄區(qū)的一個風光秀麗的小鎮(zhèn)——青龍鎮(zhèn)。
“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夏日炎炎,流水潺潺,風聲稻浪,似一曲動人的樂章。
一望無際的稻田里,沉甸甸的稻穗齊低下了頭,微風拂動,層層波動,向前涌來;平地上種滿了火辣辣的辣椒;遠處的山坳上,金燦燦的玉米在枝頭閃耀......在陽光的照耀下,處處閃爍著豐收的喜悅。
簡陽,位于四川盆地西部、龍泉山東麓、沱江中游,素有“天府雄州”、“蜀都東來第一州”、“成都東大門”之美譽。青龍鎮(zhèn)則位于簡城以東二十公里,區(qū)位優(yōu)勢顯著,交通便利,土地肥沃,水源充足。盛產小麥,油菜,水稻,玉米花生,養(yǎng)殖有生豬、山羊等,是自古聞名的糧棉產區(qū)和簡州大耳羊特色產區(qū)。
8月19日,小分隊一行5人來到了青龍鎮(zhèn)極樂村,受到了村委副書記楊科的熱情接待。在與楊書記的交流中,我們了解了當地的傳統(tǒng)優(yōu)勢產業(yè)和新興產業(yè)的發(fā)展現狀,以及當地關于鄉(xiāng)村振興的具體舉措。
次日一早,我們走入了田間。今年入夏以來,四川盆地持續(xù)高溫,又幾乎沒有降雨,多地出現了旱災,可看見眼前青翠的稻田,又不像是一副受旱災的模樣。得知了我們的疑惑,一位農民老爺爺告訴我們,村委會的官員每天都有人負責巡視,發(fā)現干旱后,及時從水庫抽水灌溉,直到現在已經抽了七次水,這才沒有把水稻干死。一條條水溝貫穿著每一塊田地,嘩嘩的流水,串聯起人們的幸福生活!
成都地處古蜀文明發(fā)源地,具有典型的川西林盤文化,即以林、水、宅、田為主要要素的川田園風光。跟著村民爺爺,我們又來到了位于房屋周圍的菜地,爺爺喜滋滋地給我們介紹他地里種的南瓜、辣椒等蔬菜,我們也發(fā)揮專業(yè)知識,給爺爺科普了作物臨界需水期和最大需水期的知識,并就爺爺地里辣椒發(fā)生的病害,給出了防治建議。
夕陽西下,告別了和藹的爺爺,我們又遇到了一位奶奶。奶奶正忙著收玉米,通過對奶奶的采訪,我們得知了農村留守老人的不易,因兒子外出打工,她一個人要完成幾畝地玉米的采收和晾曬,奶奶笑著對我們說,汗水把衣服都打濕透了,拿起工具,讓我們一起來幫奶奶收玉米!
在汗水中揮灑青春,在土地上書寫論文,用自己所學解決鄉(xiāng)親們的困難,助力鄉(xiāng)村振興,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季夏夜里,稻香浮動,飄來了鄉(xiāng)村振興夢......
供稿:段玉蝶
供圖:陳鵬艷、陳盈馨、練坤奇
排版:樊佩知
編輯:西大四川簡陽小分隊
時間:2022-08-31 作者:西大四川簡陽小分隊 來源:原創(chuàng)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