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踐背景
江陰中醫文化歷史悠久、源遠流長,素有“中醫之鄉”美稱,元代大文學家陸文圭隱居江陰華士講學傳道,培養了大批文人和醫者,為龍砂醫脈奠定了基礎。數百年來,龍砂醫學流派薪盡火傳,名家輩出,涌現出溫病大家柳寶詒、經方大師曹穎甫、針灸學家承淡安、國醫大師夏桂成、經方學者黃煌等著名中醫大家,成為全國首批64家中醫學術流派之一。同時,作為一種文化現象,中醫代表了傳統生活經驗和傳統生活方式。江陰人熱愛生活,會生活,且注重養生。民間養生、保健蔚成風俗,比如夏天要喝大麥茶、烏梅湯等,而這些恰恰都是中醫的范疇,中醫的很多理念是來自于生活的。
智青囊紅色青年隊在有一定中醫藥文化底蘊的江陰市調研中小學生中醫藥文化普及度,意在具體了解當地中醫藥文化的傳承與發展情況,同時也可以探索如何更好地在青少年中宣傳中醫藥文化,為推動黨中央《“十四五”中醫藥發展規劃》的實施打下基礎。
實踐過程
01問卷
02實踐結果
數據收集:擬向發放問卷500份(問卷星)年齡集中以10-20歲青少年為主。
最終收集問卷842份,年齡集中于16-20歲。
第一部分:調研江陰地區中小學生中醫藥文化普及度。
結論:
第一板塊:本次調查的受試者多為青少年。其中,90%的受試者表示:直系親屬中沒有人從事中醫藥相關職業;95%以上的受試者稱關系網中只有少部分的人學習中醫藥;另有95%以上的受試者認為中醫藥是與我們的生活有所聯系或者息息相關的;但是,仍有35%的受試者對中醫藥文化知之甚少乃至聞所未聞。綜上所述,當代青少年對中醫藥有一定的認可,但由于高等中醫藥教育普及程度、家庭中醫藥教育程度以及對中醫藥的興趣等方面因素的影響,我們發現中醫藥文化在青少年中的普及仍然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第二板塊:從第二部分受試者的回答中,我們發現受試者對于中醫藥的相關理論知識以及對中醫藥的認識中仍存在一些誤區,在中藥辨識以及相關中藥功效的選擇中,有40%的受試者未能正確作答,據此,我們推測當下青少年對于他們所了解到的中醫藥知識仍然停留在民間口口相傳或者書本上偶爾提及的程度,尚未接受系統化的中醫藥科普教育。
第三板塊:從受試者的回答中我們發現一種奇怪的現象:75%以上的受試者認可中醫藥的科學性,但是往往會更加傾向于選擇西醫藥而非中醫藥對疾病進行第一手治療,并且在中醫藥擅長領域的理解上有一定的偏差;最后,50%以上的受試者認為中醫藥之所以發展緩慢,主要是因為中醫藥人才缺失。
第二部分:
1.我們了解到國家認同、學校宣傳、個人生活都是青少年群體認同中醫藥文化傳播的影響因素。
2.我們將每道題各個選項分別賦8、6、4、2、0分,計算出每個模塊的得分率并進行比較,探尋得分最低的薄弱環節。
比較結果:第一板塊得分率>第三板塊得分率>第二板塊得分率
總結:
揆諸當下,國家大力發展中醫藥的政策直接有效地提高了青少年對中醫藥文化的重視與支持程度,《“十四五”中醫藥發展規劃》要求青年人緊跟黨的步伐,堅決落實發展中醫藥的各項方針,為中醫藥復興貢獻力量。從比較結果可以看出,由于學校教育方面中醫藥知識的滲透不足,包括課本內容中中醫藥知識的匱乏和中醫藥科普講座的缺位等等原因,青少年無法對中醫藥形成系統的認知,易主觀、片面。這更提醒我們宣傳與發展中醫藥應“從小抓起”,如是方能讓更多青少年正確全面地了解、相信、運用中醫藥,增強民族自信。
個人總結
通過本次實踐,我們了解到中醫藥文化在青少年中的普及度較為理想,但深度不夠,因此我們依舊需要引導青少年科學地了解中醫藥,在青少年群體中普及推廣中醫藥文化。我們推測這不僅有助于青少年養成健康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還可有效增進青少年對中醫藥文化的認同和了解,培養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提升他們的核心素養。
另外針對中醫藥宣傳的薄弱環節,我們應在青少年群體中有機融入中醫內容的要求,可在語文、歷史、生物學、體育與健康等學科課程中融入中醫藥文化教育內容,使學生了解“中醫學已形成的系統理論和獨特治療方法”“體會中醫對我們日常生活的廣泛影響”。
中醫藥院校作為傳承中醫藥文化、發展中醫藥事業、推動中醫藥創新的主體,將帶領更多青年學子主動面向青少年開展中醫藥文化傳播,推動中醫藥文化貫穿國民教育,在青少年群體中深植中醫藥文化認同感。
我們團隊定會不辱使命,實現“努力加強中醫藥文化在青少年群體中的傳播”的錚錚誓言。——隊長 符語恬
通過本次對青少年的調查,我很高興能看到中醫藥正在被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所接受,也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愿意走上學習中醫藥的艱難道路。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更多中醫藥知識定能深入人心,我們也能更好地傳承中國傳統醫術。——隊員 陳彥州
本次暑期社會實踐活動,我作為小組的一員收獲頗豐,我在本次社會實踐活動中完成了兩個板塊的數據分析的任務,在進行數據分析的過程中,我發現了眾多的受訪者對于中醫藥文化傳播是非常支持的,但是當下的中醫藥在應用與實踐方面還是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大部分受訪者對于中醫藥的專長以及中醫藥相關的理論知識還是有待提高的,所以說中醫藥文化在青少年中進行科普是十分必要的,我們要在當下就讓青少年儲備好與中醫藥相關的理論知識,讓青少年了解到中醫藥文化的先進性與理論科學性,這樣才能為我們未來中醫藥事業的發展奠定基石。——隊員 景思源
我們小組以問卷的形式,對群眾的中醫藥認識、了解與密切度進行了調查與分析。此次活動,我充分地認識到青少年階層對中醫藥興趣濃厚、但了解不充足的現狀。這或許能為中醫藥的未來發展方向提供些啟發式建議。同時,這此活動也讓我增強了對中醫藥的熱愛,年輕的力量,蓄勢待發。 ——隊員 陳語萱
通過本次暑假社會實踐活動,我充分了解了青少年人群中對于中醫藥的認識,在分析調查問卷、整理匯總的時候也更加了解了中醫藥在青少年中的普及現狀。中醫藥的進一步發展需要青年力量的注入 ,也需要相關知識進校園,在青少年的課本和學習生活中增添一抹色彩。我相信在我們的共同努力下,中醫藥將在新的時代煥發出新的光彩。——隊員 林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