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起繹秀立志情”——華南師范大學文學院團委新繹隊開展“
潮州情”系列課程 為加強學生對潮州地方特色與其背后潮汕人民豐富的思想情愫與生活理念的理解,提升審美素養,8月16日下午,華南師范大學新繹隊于廣東省潮州市湘橋區太平街道文教體育服務中心開展以“舌尖上的潮味風情”——潮汕美食文化為主題的系列教學。
“潮州情”系列課程主要由文化類課程構成,秉持“用身邊事教育身邊人”的教學理念,設置“潮味風情課”、“家鄉配音秀”兩大課程,將地域文化和思想教育創新結合。通過視頻、音頻、動畫等一系列形式,創設了豐富多彩、生動活潑的多媒體情境,一步步引導學生在有趣生動的氛圍中感受潮汕美食文化的博大精深。
潮味風情課課程伊始,隊員黃菁菁首先通過“尋味解密”的小游戲依次揭開5條美食線索,同學們通過不同的食物特征解鎖五種潮汕本地美食。接著,通過視頻《食在潮州》,帶領同學們更好地了解潮州菜的出身、地位與文化,通過“知識錦囊”填空對重點內容進行檢驗與回顧。緊接著,運用講授法生動形象地介紹潮汕美食的傳說,讓同學們分組討論歸納潮汕美食的典型代表,評選出心目中的潮汕美食必吃榜,從而更好地理解美食中的文化底蘊。
短暫的課間休息后,家鄉配音秀課程開始,隊員黃菁菁通過展示全國不同地域版本的《我是中國的》熱門視頻,并以廣府美食為示例,帶領同學們分別運用潮汕話和普通話表演潮汕美食版——《我是廣東的》。同學們分成三個小組運用潮汕話、普通話,結合潮汕本地美食分別表演潮汕美食版——《我是廣東的》家鄉配音秀。
課程最后,老師提出了“推廣普通話會讓方言消失嗎?”以及“普通話和方言是相互對立的關系嗎?”兩個思考問題。同學們童真地回答道:“就像老師說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方言。” 這一別開生面的潮汕美食文化課程拉進了潮汕話與普通話的距離,同學們在學習中感受到了方言的魅力以及潮汕美食背后的潮汕文化和潮汕精神,對家鄉的認同感、自豪感也有所提升。
本次“潮州情”系列教育課程著力把潮汕文化有機融入教育教學各環節,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挖掘當地資源,講好身邊故事,讓學生“越了解,越熱愛”,在汲取傳統文化滋養的同時進一步增進家國情懷。
撰稿人:陳思怡
日期:2022年8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