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日至7日,大連醫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育英”踐學團師生一行7人,赴遼寧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遼寧省國防教育基地——毛岸英學校,開展了主題為“烽火淬廉燎紅色六地清風鑄魂育時代英苗”系列實踐教學活動。本次活動旨在充分發揮遼寧“六地”紅色文化資源育人功能,積極探索把廉潔教育融入大中小學思政教育一體化建設的實踐路徑,教育引導學生扣好廉潔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推進紅色文化“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傳承紅色基因的重要途徑。“誰來講,講什么,怎樣講有意思,如何講有意義……”“育英”踐學團一直在思考如何用好“六地”紅色資源,讓本土紅色文化浸潤廣大青少年的心田?團隊成員郭珈維授課《見證鋼鐵脊梁的誕生—共和國工業奠基故事與廉潔火種》、張予菲授課《聆聽“起來”的回響——國歌素材地的清風廉韻》、劉雪雅授課《錦州記憶:解放戰爭轉折地的英雄群像與廉潔信仰》、宋曉佳授課《弘揚雷鋒精神,踐行廉潔準則,做新時代好少年》、王陽海授課《鴨綠江畔的精神豐碑——抗美援朝英雄的清廉品格與火種傳承》、楊莉莉授課《溯源遼寧抗戰起點—紅色記憶與廉潔傳承》。用生動的語言、鮮活的史料和互動體驗,將抽象的紅色歷史與廉潔理念具象化、生活化,讓“六地”的廉潔火種在孩子們幼小的心靈中悄然播撒。恰逢端午佳節,踐學團精心準備《紅醫薪火傳·香囊承岐黃——抗美援朝中的中草藥記憶》課程,結合大醫校史中的援朝印記、帶領學生識中藥、制香囊、近距離感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魅力。
毛岸英學校作為遼寧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遼寧省國防教育基地,其本身承載的厚重歷史與英雄精神是本次活動最鮮活的教材。“育英”踐學團師生與毛岸英學校的同學們在鴨綠江畔毛岸英廣場一起舉行莊嚴的升旗儀式,在國防特色體驗課上,沉浸式體驗射箭、軍事目標打靶等實踐項目。
本次“育英”踐學團丹東之行,是馬克思主義學院積極探索大中小學思政教育一體化建設的創新實踐。未來馬克思主義學院將積極發揮高校在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中的引領作用,探索構建跨學段、跨區域的育人共同體,為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筑牢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