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賡續紅色基因,厚植家國情懷,2024年12月7日,濟寧醫學院“醫心沂志”志愿宣講團走進濟寧市北門小區,開展“沂蒙典范,社區傳頌”主題志愿服務活動。通過宣講紅色故事、對話社區榜樣、共話精神傳承,宣講團以生動實踐架起紅色歷史與新時代社區的橋梁,讓沂蒙精神在基層煥發新活力。
。ㄐv團成員紀昊璇宣講時刻)
溯源紅色血脈:從歷史深處汲取力量 活動伊始,宣講團成員紀昊璇以“紅色血脈”為切入點,帶領居民重溫沂蒙精神的根源。他通過多媒體展示與深情講述,再現了沂蒙革命老區的崢嶸歲月。“沂蒙紅嫂明德英用乳汁救治傷員,沂蒙六姐妹夜以繼日為前線戰士縫制軍鞋……”,這些故事不僅是歷史的剪影,更是信仰的豐碑。紀昊璇的講述飽含熱忱,將“愛黨愛軍、無私奉獻”的精神內核娓娓道來,F場居民凝視著屏幕上的老照片,仿佛置身于烽火年代,不少人眼眶濕潤。“以前只在課本上聽過沂蒙精神,今天才真正感受到它的溫度!”一位年輕居民感慨道。
薪火相傳:新老對話共繪精神圖譜
活動高潮環節,宣講團以“社區榜樣”為主題,組織新老黨員對話。邀請社區老黨員袁奶奶上臺口述歷史,聆聽袁奶奶對新時代青年的寄語。“你們是國家的未來,要記住‘吃苦在前,享樂在后’,把沂蒙精神傳下去!”袁奶奶的話語鏗鏘有力,年輕一代頻頻點頭。隨后,志愿者們與居民共同完成“精神接力”儀式,將寫滿承諾的紅色卡片貼在社區“精神傳承墻”上。一張張卡片承載著“服務社區”、“傳承紅色基因”的誓言,成為連接歷史與未來的紐帶。
。ɡ宵h員袁奶奶口述歷史)
凝心聚力:紅色文化浸潤和諧社區 活動尾聲,宣講團與居民共同合唱《沂蒙山小調》,悠揚的旋律在社區廣場回蕩。北門小區居委會主任表示,此次活動不僅增強了社區凝聚力,更讓紅色教育“飛入尋常百姓家”。“看到年輕人與老一輩如此融洽地交流,深切感受到精神的傳承從未中斷”。
未來,“醫心沂志”志愿宣講團將繼續推動沂蒙精神進社區、進校園、進鄉村,讓紅色基因在新時代綻放更加璀璨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