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教育本科232班“三五月學雷鋒”社會實踐報告
——福臻社區植樹造林與垃圾清掃志愿服務活動
一、活動背景與目的
三月春風暖人心,雷鋒精神永傳承。為積極響應校團委關于開展“三五月學雷鋒”主題實踐活動的號召,小學教育本科232班全體同學于2025年3月13日走進福臻社區,開展以“植綠護綠美家園,清掃垃圾凈環境”為主題的志愿服務活動。通過義務植樹和垃圾清掃,旨在培養師范生社會責任感,踐行“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同時提升社區居民環保意識,共建綠色和諧社區。
二、活動籌備
前期對接:班級干部與福臻社區居委會取得聯系,了解社區綠化需求及衛生死角分布,確定活動區域為社區南苑休閑廣場及沿河步道。
物資準備:購置楓香、桂花等本地適生樹苗20株,準備鐵鍬、水桶、手套等植樹工具50套;協調社區提供掃帚、簸箕、垃圾袋等清潔物資。
三、活動實施過程
(一)植樹造林行動
科學種植:在專業園林指導下,同學們嚴格按“三埋兩踩一提苗”規范操作。挖坑深度40cm,底施有機肥,定植株距合理,回填土分層夯實,最后澆透定根水。
創意認養:為每棵樹懸掛班級制作的認養牌,掃描二維碼可查看種植者信息及樹木成長日記,后續將通過定期養護建立長期責任機制。
(二)垃圾清掃攻堅
精細化作業:清潔組采用“地毯式推進”策略,重點清理綠化帶內隱藏垃圾、兒童游樂設施衛生死角及河道漂浮物。
垃圾分類:設置可回收物、廚余垃圾、其他垃圾三類收集點,累計清運塑料瓶230個、廢紙箱15kg、枯枝落葉等雜物40kg。
(三)環保宣傳實踐
互動宣講:宣傳組在社區廣場設置展板,通過“垃圾的一生”漫畫展示、“植物身份證”科普講解等形式,向居民發放《家庭環保手冊》120份。
現場教學:組織10名兒童開展“小雷鋒環保課堂”,指導制作落葉堆肥、廢舊塑料瓶改造花盆等變廢為寶手工。
四、活動成效
環境效益:新增綠化面積80㎡,清理衛生死角6處,河道可視垃圾基本清零,社區環境品質顯著提升。
教育成果:全班同學完成實踐日志42篇,形成“社區微更新”調研報告3份,其中《關于建立社區樹木認養長效機制的探索》獲評校級優秀項目。
社會反響:得到當地居民以及社區的廣泛好評,居民滿意度測評達98%。
五、活動反思與展望
本次實踐使同學們深刻體會到“勞動創造美好”的真諦,但也暴露出工具使用不熟練、垃圾分類知識待加強等問題。未來班級將:
1、建立“環保實踐工具箱”,配備多功能園藝剪、垃圾分類識別卡等裝備
2、與社區共建“生態教育基地”,開發系列勞動教育課程
3、探索“互聯網+”模式,通過小程序實現樹木成長數據云端共享
結語:春風化雨潤心田,雷鋒精神代代傳。福臻社區的每一寸綠意,都見證著師大學子的成長足跡。我們將以此次活動為起點,繼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讓青春之花在服務社會中絢麗綻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