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了解宋韻文化精神內涵,肩負起“千年宋韻在新時代流動起來、傳承下去”的文化傳承青年使命,探尋宋韻文化元素中“皮影”的現代化創新路徑與審美發展,挖掘傳統與現代的橋梁。2024年6月27日,浙江交通職業技術學院航空學院“宋韻跡憶”暑期社會實踐文創團在海寧皮影城進行了實地調研,分別進行了對海寧皮影城制作工坊、皮影表演舞臺、皮影體驗館的深入探訪,在皮影藝術家孫江陽老師的帶領下和個人的親身體中切實探索并學習皮影文化,將皮影戲文化中的工匠精神和民族精神更好應用于現代教育之中。
(圖為皮影制作工藝流程圖)
活動伊始,為確保實踐的順利進行,實踐團成員做了一系列較為充分的準備工作。團隊成員們在海寧皮影城進行了系統的皮影戲學習。從皮影戲的歷史淵源歷程、具體制作工藝到主要表演技巧,全面了解了這一古老光影藝術的魅力。孫老師說,“想學會制作皮影很簡單,但想要演好一場皮影戲是很需要下功夫的,需要有耐心,毅力。”在皮影工藝制作師孫江陽老師的詳細講解和演示下,團隊成員們對皮影戲有了較為初步的認識。隨后,大家親手參與到皮影的制作過程中去,從選材、雕刻、配色、勾線、定型到上色,每一個步驟都充滿了挑戰與樂趣。制作過程中,團隊成員們不斷交流心得,互相幫助,感受“中國影子”的獨特韻味。影人們坐臥行走、翻轉踢打、提袍甩袖的靈動形象無不將皮影國粹之美展現的淋漓盡致。
(圖為孫江陽老師帶領實踐隊成員體驗制作皮影)
皮影戲,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在南宋時期更是成為全民性的文娛活動。 在孫老師的帶領下,團隊成員們拜訪了皮影戲領域資深專家高娟琴老師。在交流中,高老師詳細介紹了皮影戲的歷史淵源、技藝傳承以及創新發展等方面的內容。關于皮影戲在宋韻文化中的價值,老師指出,皮影戲作為南宋時期的重要藝術形式之一,承載著當時社會的風貌和文化特征。它通過獨特的表現形式,將歷史、文學、藝術等多元文化元素融為一體,為后人留下了寶貴的文化遺產。同時,皮影戲作為一種民間藝術形式,也反映了當時人民的生活狀態和精神追求。而后,高娟琴老師還針對團隊成員們在制作過程中遇到的問題,給出了寶貴的建議和指導。通過此次拜訪,團隊成員們對皮影戲技藝和傳承進行了初步了解,也更加堅定了要將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發揚光大的決心。
(圖為實踐隊成員訪談皮影戲領域資深專家高娟琴老師)
活動的最后環節是觀看現場演出。演出伊始,一塊精美的幕布輕輕懸掛,溫暖的燈光投射于影布之上,各式生動的皮影人物躍然影上。隨著身后悠揚起伏的樂器合奏,曲調傳統又隨畫面鼓點節奏變化。在這光影交織的奇幻空間中,皮影人物在藝人巧奪天工的操縱下,猶如擁有了生命,它們翩翩起舞,靈動地演繹著種種或是復雜或是精妙的動作。在海寧皮影城的舞臺上,團隊成員們欣賞了多場經典皮影戲表演,如《龜與鶴》、《孫悟空大戰牛魔王》等。這些表演不僅展現了皮影戲獨特的藝術魅力,也融入了宋韻文化的裝飾、曲藝等經典元素,展現中國傳統藝術形式的深厚底蘊。
(圖為實踐隊成員觀看學習皮影戲)
在總結活動感悟時,團隊成員認為這次社會實踐活動讓同學們深入了解了皮影戲技藝和宋韻文化,感受到了中國傳統藝術形式的獨特魅力。同時,也深刻體會到了海寧皮影城在保護和推廣非物質文化遺產方面所做的努力和貢獻。團隊成員們表示,將積極向更多人推廣和宣傳皮影戲和宋韻文化,讓更多人了解和關注這一寶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圖為實踐隊成員和高娟琴老師合影)
此次社會實踐活動不僅為團隊成員們提供了一個學習和交流的平臺,也為他們深入了解中國傳統文化提供了寶貴的機會。相信在未來的日子里,實踐團成員們將積極傳承和發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為中華民族的文化繁榮做出更大的貢獻。
展望未來,青年學子應繼續深入探索宋韻文化及民間藝術領域,努力推動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展。將以此為契機,不斷學習新知識、新技能,努力提高自身綜合素質和能力水平,為傳統文化的傳承和弘揚貢獻力量。
(通訊員:徐盈焰 張凱)(圖片:毛俊杰 陸家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