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暨南大學文學院組織“荷荔興鄉”鄉村振興實踐團走進廣州市從化區釣鯉村,開展了一系列實踐調研活動。此次活動通過實地考察和深入分析,總結出了釣鯉村全貌調研報告并規劃了鄉村建設分期發展方案,為釣鯉村的鄉村振興貢獻青春智慧和力量。
實踐團秉承“百千萬工程”的實踐精神,深入一線開展調研。通過“調研+對話+策劃”多輪驅動的方式,對釣鯉村的農業、文化、旅游產業發展現狀進行了全面而深入的剖析。
實踐團走訪了釣鯉村的荷花園和水果玉米種植基地,詳細了解了這兩個區域的未來發展方向以及釣鯉村休閑農業建設的整體規劃,并通過問卷調查、實地采訪等多種形式,廣泛收集了當地游客和村民的意見和建議,以期為推動釣鯉荷產業的持續發展提供有力支持。為了更全面地掌握釣鯉村的發展潛力和優勢,實踐團還走訪了周邊村落漢田村和錦一村,參觀了現代農業產業園、荔枝標準化種植示范區以及電商直播間等,深刻感受到新型集體經濟給農村帶來的前所未有的變革與機遇,以及其在鄉村振興道路上的磅礴發展動力和無限潛力。
實踐團與釣鯉村黨總支書記郭金培進行了深入交流,進一步了解到釣鯉村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的發展現狀和面臨的挑戰。在與江埔街團工委副書記劉志文的座談交流會上,劉志文強調了農文旅深度融合在鄉村振興中的重要性,并表示釣鯉村將繼續以輕資產投入的形式,循序漸進地推進特色休閑農業的建設。
實踐團于7月16日在釣鯉村黨群服務中心舉行了成果匯報會。結合釣鯉村的具體實際,實踐團提出了一份貼合村情、順應發展規律的階段式線性發展方案。該方案旨在通過循序漸進、以點帶面的分期發展規劃,助力釣鯉村農文旅融合新路徑的探索,為釣鯉村新型農業集體經濟發展提出青年方案。
實踐團的調研成果得到了劉志文和村干部們的高度肯定與鼓勵。劉志文表示,“我們從大家的成果匯報中看到同學們在知識儲備、生活閱歷、社會認知以及市場洞察力方面的出色表現,此次匯報為我將來對釣鯉村實施發展規劃提供了許多新思路和新方向。”實踐團成員也紛紛表示將繼續關注釣鯉村的發展情況,并為其后續發展建言獻策。
此次暨南大學“荷荔興鄉”實踐團的調研活動不僅展現了青年學子對鄉村振興事業的熱情和擔當,也為釣鯉村的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和希望。未來,我們期待更多這樣的實踐活動能夠深入農村、貼近農民,為鄉村振興貢獻更多的青春智慧和力量,譜寫鄉村振興實踐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