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是國家和民族的未來,肩負著傳承和弘揚社會主義價值觀的重要任務。中國海洋大學為鼓勵青年學生持續發光發熱,開展了涵蓋多領域和多主題的寒假社會實踐活動。
潛歷史之海,尋巨浪之魂,中國海洋大學基礎教學中心的研究生因此組建了“海心所向”巨浪精神教育實踐調研團。調研團以“巨浪精神”為線索,秉持著學習思想,實干篤行的初心,借助青島的地理、歷史文化資源優勢,尋訪青島的海軍紅色歷史,發揮專業特長,收集和整理了一系列海軍相關歷史材料,并前往海軍博物館進行實地參觀尋訪。
“海心所向”巨浪精神教育實踐調研團參觀尋訪海軍博物館
“巨浪精神”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在經略海洋、維護海權、建設海軍的生動實踐中形成的一系列精神的總稱,一代代巨浪人正是憑著這種“赤誠、求是、忘我、礪劍”的巨浪精神,探索實踐,闊步向前。弘揚巨浪精神有利于每一位中國青年成為立于時代潮頭的“后浪”。
挖掘海軍歷史,定位巨浪精神
緊跟時代的步伐,海心所向”巨浪精神教育實踐調研團率先來到了海軍博物館的第一展廳,該展廳展示了人民海軍的經典海戰、還原了白馬廟場景、陳設了海軍早期的大型裝備實物。即便是在困難重重的建設時期,先輩們依舊克服險阻,堅定了“科研先行”的信念。
展廳內“裝備騰飛,科研先行”的口號
第一展廳一系列的展陳與解讀,不僅幫助調研團了解了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海軍的發展背景和時代特征,也引領調研團對于“巨浪精神”產生了朦朧的認知——吃苦耐勞、團結奮斗、永不言棄。
調研團成員認真學習參觀
隨后,調研團成員們來到了第二展廳,該展廳呈現了改革開放時期海軍的快速發展,在這個時期,我國海軍明確提出“遠海防衛”的戰略目標,加強海上力量建設,確保國家海上安全。海軍武器裝備實現了更新換代。海軍各兵種全面發展,形成了以海空作戰力量為核心,陸海空一體化作戰的格局。
第二展廳的陳列讓調研團乘上時間的快車,而窗外的風景是改革開放以來海軍歷史的快速變遷,此時的調研團對于“巨浪精神”產生了更時刻的體會——開放交流、順應時代、樹立理想。
調研團成員相互探討、學習
最后,調研團的腳步來到了第三、四展廳,這兩個展廳集中展示了新式主戰裝備模型、核潛艇內部沉浸體驗、新質作戰力量等內容。新時代背景下,我國海軍正努力建設一支強大的現代化海軍。其注重艦艇、航空力量、潛艇力量的發展,注重國際化訓練與演習,注重科技創新與人才培養,為我國海軍戰斗力提供多方面資源儲備。
這一系列新時代的變化,令調研團不禁感嘆如今海上軍事力量和祖國的強大,也使調研團對于“巨浪精神”產生了更全面的感悟——科研創新、不卑不亢、自立自強。
博物館內陳列的軍事模型
“潛歷史之海,尋巨浪之魂”教育實踐調研項目以尋訪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博物館為第一站,經過此次學習,調研團收集了關于海軍歷史更豐富的信息,溯源了巨浪精神,深刻感悟到了“赤誠、求是、忘我、礪劍”的巨浪精神。
接下來,調研團將通過信息化手段深入加工所收集資料,形成有溫度、有特色、有底蘊的“巨浪精神”課程包,進一步將巨浪精神傳播至內陸地區。
作者:祁建秋、趙語婷
學校:中國海洋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