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至8月上旬,蘇州大學蘇州醫學院醫行宿遷鄉村振興促進實踐團在宿遷市開展豐富的社會實踐活動,充分學習貫徹踐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助力新時代鄉村振興。
致敬民族英雄,賡續紅色血脈。江蘇省委駐宿城區鄉村振興工作隊隊員、宿遷市宿城區衛生健康局副局長(掛職)、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臨床教學辦公室主任李曉平和蘇州大學蘇州醫學院輔導員楊國兵老師帶隊實踐團全體成員瞻仰參觀了彭雪楓將軍紀念館和朱瑞將軍紀念館。實踐團一行人在彭雪楓將軍銅像前鞠躬致敬隨后參觀學習了展覽館、將軍館、拂曉影院、報告廳等四個部分,了解了彭雪楓將軍功垂祖國的生平事跡。師生們景仰于將軍高尚的品德,也更感動于他那崇高的革命精神。“雪白萬里,楓紅萬年,彭雪楓將軍將會在我們心中永存”,成員們參觀學習后感慨道。懷著對朱瑞將軍的敬仰、緬懷之情,實踐團來到了朱瑞將軍紀念館。朱瑞將軍一生歷經坎坷,波瀾壯闊,將短暫的一生投入到偉大的革命事業中。朱瑞將軍不僅給我們留下了驍勇的炮兵部隊,更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最值得學習的是朱瑞將軍對黨無比忠誠。朱瑞將軍后來回顧說,自莫斯科動身以后六個月是他最孤零苦悶的時候,“在找到黨以前就像失去母親的孤兒”。實踐團銘記革命歷史,感悟初心使命,傳承紅色精神,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汲取前進力量!
圖為實踐團參觀彭雪楓紀念館 羅煜凱 攝
基層醫院實訓,祖國大地尋根。蘇州大學招生就業處處長靳葛和宿遷市宿城區衛生健康局黨委書記、局長白愛華為龍河人民醫院“蘇州大學蘇州醫學院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基地”揭牌。宿遷市宿城區衛生健康局黨委委員、宿城區龍河人民醫院黨支部書記黃佑民和宿城區龍河人民醫院常務副院長徐鵬程等醫院領導親切接待實踐團。在龍河人民醫院,實踐團成員在江蘇省五級中醫館、宿遷市基層特色科室和宿遷市基層特色科室進行實訓,從中醫康復科的觀看把脈、刮痧、拔火罐到兒科的使用聽診器,從外科的查房到“全副武裝”進入手術室近距離觀摩,同學們了解到的不僅是醫院一如既往的日常工作,更多的是醫生、護士和技師們的各司其職在崗位上的奔波忙碌和兢兢業業。越是在基層醫院,越考驗醫生的診斷能力。在基層醫院偶爾會遇見患有特殊疾病的小孩,但醫院條件受限無法救治,需要轉診他們前往三甲醫院治療。“遇到這種情況,雖然我們無法給予治療,但我們依舊會細心診斷,因為越早發現,越早治療,孩子不留遺憾地痊愈的可能就越大,活下來的可能就越大”,兒科醫生如是說。同學們感到震撼,這就是基層,就是作為一名基層醫護工作者的使命與擔當。基層醫院是醫療體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們承擔著提供基本醫療服務、健康宣教、醫學人才培養、疾病預防和應急救援等重要任務,對于保障區域居民的健康和促進全民健康具有重要意義。因此建設基層醫院是鞏固脫貧成果,推進鄉村振興的必要舉措,是持續改善民生,增進人民福祉的重要途徑。
圖為實踐團成員觀察兒科醫生門診 陸云杰 攝
健康義診基層,體驗村醫工作。蘇州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心內科副主任醫師、醫學博士邵春來主任到龍河人民醫院義診。蘇州和宿遷頗有淵源,素有“蘇宿一家”的說法。在蘇州專家門診,邵主任為已預約的多位患者診治,切實解決患者病痛;在醫院內科病區,邵主任查詢重癥患者病情,為大病救治提供專家建議;在學術交流研討會上,邵主任以“高危ACS的心電圖識別”為主題作專題講座,講解條理清晰、案例剖析深入,講座后很多醫生圍著邵主任請教臨床問題。以師為范,進村駐點。同學們來到王官集鎮仝李村體驗村醫工作,在仝李村黨支部書記高永的組織下,為仝李村的老人們測量血壓、宣傳老年人健康養生知識,為守護百姓健康貢獻青春力量。
圖為邵春來主任在龍河人民醫院義診 李璇 攝
支教鄉村小學,播種希望種子。宿遷市宿城區教育局副局長李前秀和蘇州大學蘇州醫學院專職輔導員楊國兵老師為王官集中心小學“蘇州大學蘇州醫學院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基地”揭牌。在實踐團的精心組織下,108名蘇大學子和113名王官集中心小學學生,通過團中央青年發展指導、中國光華科技基金會主辦“一起云支教•攜手創未來”暑期“返家鄉”社會實踐專項活動結對子進行為期20天的云支教,開展“一起快樂閱讀”“一起健康運動”“一起云課堂”“一起云端研學”“一起云端成長”等五項活動。不僅為王官集中心小學的學生們帶來一個充實而快樂的暑假,播種下希望的種子,而且讓大學生在籌備、授課、交流等實踐中更了解社情,實現自我價值,為自己的大學生活涂抹上繽紛的色彩。
圖為李前秀和楊國兵為王官集小學揭牌 祁淑芬 攝
探訪鄉村振興,匯聚復興力量。社會實踐期間,江蘇省委駐宿城區鄉村振興工作隊隊長、宿城區區委常委(掛)、省市場監管局應急管理與新聞宣傳處副處長滕志銘一行8人與實踐團全成員開展座談會。省委駐宿城區鄉村振興工作隊從鄉村產業發展、生態建設、文化涵育、人才引進等多個方面介紹了鄉入駐以來的建設成效。座談會后,在騰志銘同志的帶領下,實踐團參觀了新時代新農村——宿城區王官集鎮唐圩村和“花園酥梨”特色產業園。從三年前的“省定經濟薄弱村”,到如今的“省級鄉村旅游重點村”,唐圩村的變化不僅是逐年增長的收入,還有與日俱增的村民幸福感和獲得感。以“水圩文化”“鄉賢文化”“農耕文化”為中心,結合田園鄉村和旅游鄉村的發展規劃,唐圩村走出了一條特色鮮明、活力強勁的農文旅融合發展新路徑。而“花園酥梨”特色產業更是依托花園酥梨品牌優勢,通過不斷拓展豐富梨產品,把小酥梨做成大產業。同學們深深被工作隊躬耕一線、踏實奮進的工作作風所打動!深刻地體會到,無論是在學生時期的社會實踐,還是工作崗位上的學習進修,都必須要切實深入到當地的實際生活工作中去,才能真正學到東西、切實服務一方人民。
圖為省委駐宿城區鄉村振興工作隊帶領實踐團參觀唐圩村 羅煜凱 攝
“宿城憶雪楓 醫教鄉村興”醫行宿遷鄉村振興促進實踐團積極響應黨中央號召,傳承“蘇宿一家親”優良傳統,在宿遷市宿城區開展為期29天的大學生暑期實踐,紀念瞻仰朱瑞將軍和彭雪楓將軍紀念館,開展支醫支教活動,參觀學習鄉村振興幫扶先進村,在基層醫院接受實訓,積極主動到實踐中去、到人民群眾中去、到基層一線去,在祖國的大地上揮灑汗水,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添磚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