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持續深入鞏固拓展黨史學習教育成果,深入貫徹學黨史、悟思想的基本要求,以及將課堂學習與鄉村實踐緊密結合,探索鄉村振興發展之路,在鄉村振興的舞臺上建功立業。8月6日,青島科技大學赴通化縣“訪北國江城,續紅色血脈”發展成就觀察團在吉林市西江鎮開展以“追尋紅色遺址揚精神,助力鄉村振興展未來”為主題的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
拜謁楊靖宇將軍,千秋英雄氣凜然
楊靖宇烈士陵園,建于1954年,位于吉林省通化市渾江東岸靖宇山,是偉大抗日英雄楊靖宇的安葬之地。于2005年,正值楊靖宇將軍誕辰100周年和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60周年時,東北抗日聯軍紀念館建成開放,其為半體下坡式建筑,與靖宇陵園和諧統一,渾然一體。兩者皆是國務院批準公布的全國重點烈士建筑物保護單位,被中宣部命名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被國家列為4A級“紅色旅游”經典景區。
8月6日早,隊員們首先走進東北抗日聯軍紀念館,緬懷革命先烈,追憶那段血與火的歷史。當隊員們懷著無比的敬意走入時,肅穆凝重的氣息撲面而來,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四個大字“鐵血英魂”,巨幅水墨壁畫《白山黑水抗聯魂》更是震撼著在場每一位隊員的心靈,三千抗聯戰士組成的綿延不斷的高山,巍然屹立,一如無數戰士浴血奮戰,用鮮血與生命捍衛了如今國家與人民的和平安穩。隊員都一致認為,應當時刻銘記今日幸福來之不易,應追隨先輩腳步,傳承民族精神。
隨后,隊員們依次參觀了館內的六個篇章,700多件珍貴的圖片、文物、文獻以及逼真的場景,從屈辱篇走到到勝利篇,每一件、每一張都應領著大家又回到那戰火紛飛的年代,耳邊炮火轟鳴,一件件文物嗚咽著訴說著屈辱,提醒我們勿忘國恥,卻又在黎明破曉時看雄獅覺醒,看戰爭終將勝利。
最后,隊員們參觀了靖宇陵園,在陵園正中的靖宇將軍銅像,一身戎裝,屹立不倒。而在靈堂后的陵墓中則安葬著將軍的遺骨,兩側的陳列室中講述著將軍的生平業績,一生立志報國投身革命,終是壯烈殉國血沃白山,他的光輝事跡將與山河共存,他的民族氣節將永垂不朽。隊員們也從中領悟到雖今日戰火已遠去,我們仍需繼承和弘揚民族精神,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力量!
西江稻田香難忘,最美鄉村花盛開
8月6日下午,實踐隊來到素有“夢里水鄉,貢米小鎮”之名的西江鎮,近年來,西江鎮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論,不斷推動農旅融合的發展戰略,激活鄉村“造血”功能,實現生態效益、經濟效益雙豐收。
在村書記的帶領下隊員先是參觀了貢米園的萬畝稻田,而稻海中央的西江月亭更是不禁令人想到“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之景。風吹過時稻穗隨風蕩起波紋,更是美不勝收。走到果樹種植園時,大家觀賞了大棚內瓜果的種植以及生長情況,淳樸的村民則讓隊員們了品嘗他們種植的甜瓜,芳香四溢,味道甘甜。
隨后,村書記又帶領隊員們來到了菓家采摘園以及石墨文化園,在采摘園中葡萄掛滿藤,李子已漸漸成熟散發出獨特的香氣,而蘋果則略顯青澀,游玩的旅客,休息的游人,隨處可見的綠色植物,令人心曠神怡。“生態文明建設是關系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大計。”良好的生態狀況,不僅是為鄉村創建美好環境,更是能夠打造休閑農業、觀光農業,使農旅結合,促進鄉村旅游業發展。
通過一天的實踐活動,隊員們收獲頗豐,今日幸福生活皆是先輩負重前行換來,隊員紛紛表示在新時代新征程中,要做紅色文化的傳播者,紅色精神的踐行者,為強國新篇章書寫當代大學生的絢麗華章。同時,切身感受到鄉村振興給農村帶來的巨大變化,隊員們領悟到應當矢志不渝的著力打造美麗富裕新鄉村,讓生態美景長存中華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