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解朱仙鎮木板年畫的歷史背景及其發展現狀,河南財經政法大學會計學院“豫見博物,我看非遺”社會實踐隊成員前往開封市對開封年畫藝術館任職的員工進行采訪,通過采訪實踐隊成員對這項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過去、現在以及未來有了更清晰的認知。

朱仙鎮木板年畫起源于北宋時期,多取材于民間故事、神話傳說、戲曲人物以及人們所敬仰的英雄豪杰。經過了1000多年的發展,于2006年5月20日入選第1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7年2月6日入選第1批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朱仙鎮木板年畫是雕刻水印,不染不畫,下刀講究一下到底,刻板要做到“陡刀力線”,突出線條,要做到上下基本一樣寬,表現刻畫人物的“精、氣、神”。

然而由于朱仙鎮木板年畫沒有及時創新落后于大眾民俗的腳步,其生存和延續出現了巨大的危機,傳承和保護面臨著新的挑戰。更由于其工序復雜,成本昂貴,利潤微薄,使得作坊制作者難以從中獲利。且大多老藝人年事已高,朱仙鎮木板年畫面臨著后繼無人的困境。采訪者表示希望有關部門能將非物質文化遺產可申請專利的項目與專利權模式相結合,為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外觀設計申請專利,進一步傳承和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