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引導我校青年學生在社會實踐中了解國情,感知社情,體察民情,7月22日上午學院副院長郭鴻的帶領下隊伍來到漢中市南鄭區漢坪村進行泥石流地質災害實地調研。

到達目的地后,郭鴻老師帶領我們前往災害第一現場并就該地地質災害頻發的因素做出講解:由于山區自然資源的不合理開發和居住環境的改善,改變了原始斜坡的平衡狀態,并且該地每年夏季都有極大的降雨量,則加劇了原有地質災害并引發了新的地質災害,給人們生產,生活構成嚴重經濟損失和危險。
災害發生后政府于第一時間在該地建立了預防泥石流災害的導流渠,擋土墻等設施。每項措施中都有著豐富的土力學、物理學上的知識。例如擋土墻上的排水管的作用可以排除墻體內部積聚的水分,避免滲漏和龜裂,減小地下水壓力,降低擋土墻倒塌風險,保持擋土墻內部通風干燥,延長使用壽命。并且老師就導流渠防止失效也做出了講解,定期清理渠道中被沖刷下來的巖石泥土以防渠道阻塞。
隨后,團隊成員對村莊內村民進行實地采訪。主要從以下幾點方面入手:災情和救援情況;民眾安置和救助;救援措施和進展;災后重建和防范工作等等。通過交流我們得知:當地政府對泥石流災害極其重視,災害的第一時間組織村民遠離受災地區安排住房盡量減少居民損失。災害過后組織修建房屋和泥石流預防設施,向受災群眾發放補助金,邀請專業人員進村定期宣傳地質災害有關知識。

通過此次的調研,團隊成員堅信堅持科教興國戰略,大力踐行科學發展觀,就可以解決農村存在的諸多問題。這次經歷也增長了成員們的閱歷,將課本上的知識融入實踐,在交流學習中提高了大家的社會實踐能力。最后,大家都表示應當多多關注秦嶺生態環境保護,用所學知識幫助更多的人為鄉村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