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思想偉力,守好“紅色根脈”。7月23日,青春研“習”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團隊來到寧波地方革命運動發源地——沙氏故居進行研學,深入了解沙氏五杰領導開展農民運動的歷史,重溫革命歷程,賡續紅色血脈。
仰先烈事跡,悟紅色信仰 為響應“八八戰略”,近年來,塘溪鎮黨委、政府非常重視沙氏故居修繕工作及名人資源挖掘工作,充分發揮沙氏故居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作用,每年組織黨員群眾在故居開展名人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活動。青春研“習”團第一站來到沙氏陳列館,追憶沙從文從追求真理到投身革命,追隨紅色印記,而后血灑羊城,英名永存的光輝歷程,從陳列的歷史遺跡上深刻體悟沙從文烈士亦文亦武、信念堅定、勇于獻身、無私奉獻、忠心為黨的革命精神。
提筆書字畫,方抒心中情 青春紅匠以明信片等文創形式描繪對沙氏故居的深刻感悟。團隊成員各自選取印象深刻的事件或物體,如著沙孟海敬錄的毛主席詩句“為有犧牲多壯士,敢于日月換青天”的楹聯;沙文求烈士少年求學、工作時候的作業簿、筆記本;他給兄弟以鼓勵并自勉的親筆信、書籍及農運起義時用過的工具、刀具等,或書寫或圖畫,揮斥方遒,共寄追思之情。

憶光輝歷程,凝奮進力量 沙文求在沙氏宗祠成立的中共沙村支部是寧波地區最早的農村黨支部之一,為感悟革命初心汲取奮進力量。每張照片、每件實物、每個故事都是黨在寧波各個革命斗爭時期革命實踐的現實證明和生動寫照。青春紅匠認真學習、駐足凝望,深切感悟共產黨人百折不撓、勇往直前的奮斗精神,接受了一次深刻的黨性教育和思想洗禮。

青春研“習”團于沙氏故居深切感受到沙氏五杰艱苦卓絕的斗爭精神和百折不撓的革命信念,愈發堅定了理想信念,增強了為祖國貢獻青春的力量,將進一步傳承弘揚革命精神,續寫新時代青年的紅色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