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淬火悟偉力,青春礪劍鑄精魂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廣大青年“用腳步丈量祖國大地,用眼睛發現中國精神,用耳朵傾聽人民呼聲,用內心感應時代脈搏”的殷切囑托,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西北工業大學“追尋紅色足跡,牢記青年使命”實踐隊在周穎老師、梁韻基老師帶領下于7月3日至4日到訪無錫進行紅色研學。
“鐘”梵暮云邊,“書”圃自翱翔
白墻青磚黛瓦,仰望“文化昆侖”之高;逝水流光急景,緬懷“博學鴻儒”之深。迎著煦風,實踐隊一行來到了錢鐘書故居。錢鐘書先生學貫中西、思想深邃,是中國現代學術發展中辛勤耕耘的文學大師;他的作品妙語連珠、亦莊亦諧,是具有真正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為中國人也為外國人所喜愛的作品。實踐隊員們走在江南水鄉的古樸庭院之間,沉浸于書香文海之中,無一不感嘆錢鐘書先生的治學之嚴謹、為人之謙遜。此外,通過聆聽故居背后的故事,實踐隊員們也了解到了錢氏家庭“愛國、愛民、愛學習”的家風,知曉了錢家眾多成員為了拯救“憂天將壓,避地無之”的祖國從而先后走上科學救國、實業救國、武裝革命救國的道路。
錢鐘書在《寫在人生邊上》的序中說“人生據說是一部大書”。希望實踐隊員們能夠在錢老先生每一頁都寫滿努力和刻苦的內心世界中,辨明前進方向、汲取前進力量,窮極不舍、珍分惜秒,秉筆書寫新時代青春書卷!
鶴鳴九霄“聞”,霞明五色“天”
田水沸如湯,背汗濕如潑。在酷暑的夾擊下,實踐隊一行探訪了張聞天舊居。張聞天先生是忠誠的馬克思主義者、杰出的無產階級革命家,也是我黨在一個相當長時期的重要領導人。漫步在紅樓磚瓦之間,實踐隊員們與張聞天先生進行著跨時空對話,當年“生活的理想,就是為了理想的生活”已然變成現實。看著展示張聞天先生一生經歷的實物、文字、圖片等,實踐隊員們對這優秀黨員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是在遭受不公正待遇時,他仍堅定馬克思主義、共產主義信仰,相信黨、相信群眾;是在求真求實過程中,他敢于直言,不唯書、不唯上、只唯實;是在為革命理想奮斗終生時,他把全部積蓄作為黨費上交,儉樸不為名利。他這種無私奉獻的精神和堅持真理的品質深深感染了在場的每一個人,崇敬之情在大家心中油然而生。
鄧小平同志曾贊言“張聞天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是忠于黨、忠于人民的一生”。縱觀張聞天先生一生,投身革命矢志不移、追求真理永不停息、服務人民毫不懈怠,希望實踐隊員們能夠繼承老一輩革命家的遺志,為實現共產主義理想而不懈奮斗,在工作和生活中交出一份滿意的答卷。
南禪鐘悠悠,驛站月皎皎
梁溪紅潮涌,黨建新作為。實踐隊來到了運河之畔、南長街內的“古韻南禪·紅色驛站”基層黨建指導站。穿過長長的夾弄,獨具運河特色的紅色文化墻映入實踐隊員眼前。中國共產黨的發展歷史、無錫地區的黨史資料、新中國成立以來的輝煌成就,次第浮現,讓實踐隊員們在捕捉歷史變遷的浮光掠影中完成紅色文化的“充電蓄能”。隨后,實踐隊一行來到“古韻南禪·紅色驛站”的“南書房”主題活動區,翻閱紅色書籍,聆聽偉人教誨。在書中,實踐隊員們感受著文字穿越時空的精神偉力,聆聽著百年奮斗的雄壯號角,領悟著“對祖國血濃于水、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的情感貫穿學業全過程、融匯在事業追求中”的諄諄教誨。
2021級碩士尹懋龍感慨道:“我沒想到在鬧市之中竟然還隱匿著這樣一座占地500平方米的基層黨建指導站,并且完全敞開大門面向居民、商戶、游客等提供全天候特色黨群服務,真正讓我感受到了基層黨建工作的‘實’、‘活’、‘亮’。”
時間:2023-07-27 作者:劉真、朱文韜、韋鑫萌 來源:多彩大學生網 關注:
- 訪京黃故里,尋黃梅之根
- 7.15日,淮北師范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網絡工程專業三下鄉活動隊員前往中國(安慶)黃梅戲博物館參觀學習,目睹了黃梅戲的發展歷程。
- 07-26
- 走進營地,工作有序開展
- 2023年7月26日,西南石油大學電氣信息學院沙英戶外基地駱駝赴敦煌市鳴沙山暑期社會實踐團隊于甘肅省敦煌市月牙泉鎮合水村展開了時長一
- 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