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大學赴天津市“賡鄉村振興偉業·續脫貧攻堅新章”--突出黨建引領,助力鄉村振興
為深入貫徹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響應國家鄉村振興戰略,助力鄉村振興,長安大學赴天津市“賡鄉村振興偉業·續脫貧攻堅新章”暑期社會實踐隊于7月25日前往天津市武清區李大人莊進行了走訪,探索新農村的發展變化。
李大人莊村位于河北屯鎮北部,毗鄰青龍灣堿河中段,是一個擁有六七百年歷史的古村落,因村內曾出過一位樂善好施的李姓地方官員而得名。該村全村479戶,1560人,土地總面積約4263畝,是典型的北方傳統農業型村落。最近幾十年,由于交通不便,基礎設施薄弱,村里環境臟亂,零散個體養殖多,夏天臭味難聞。同時,村民收入微薄,大批年輕勞動力持續外流,常住人口逐年遞減,2017年被認定為天津市第二輪困難幫扶村。2019年,該村被批準為天津市文化旅游村創建村莊、武清區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示范村。2020年,借著全面建成高質量小康社會的東風,李大人莊這個古村落也乘勢而上,蹄疾步穩,展開了各項實施工程。如今,走進村莊,一條條干凈整潔的村道、一處處美輪美奐的濱水景觀,歷史與發展在這里碰撞,無不訴說著一場深刻的蝶變。
“以前村里的水泥路年頭長了,坑坑洼洼,下了雨路上都是水坑。家家門前堆放著柴火、磚瓦等雜物。”李大人莊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張姜男回憶,之前村里環境很差,每家每戶在自家院內養羊、養牛,“院里根本沒法進人”。
現在的李大人莊村,“舊貌換新顏”,告別了“晴天一身土、雨天兩腳泥”的窘境,村容村貌變得干凈清爽,全村呈現出一幅美麗鄉村畫卷。“現在進出村也方便,村里有飯店,也有小孩子玩的地方。”村里環境好了,孩子們周末回村的時間也比以前多了,“村里也熱鬧起來了”。隨著村子不斷改善人居環境、發展特色產業、合理運用文化資源,這里如今擁有采摘種植園、親子樂園、陶藝館、特色民宿……儼然成為了“網紅村”。
據介紹,村集體收入由0到100萬元以上的累計增長,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2萬元增加到3.3萬元,新增就業人數300余人,吸引社會資本超5000萬元。李大人莊村村莊規劃入選了自然資源部村莊規劃優秀案例,未來將繼續推動鄉村旅游轉型升級,努力打造成為有故事、有體驗、有品位、有鄉愁的文旅融合新農村。
希望的田野,路無止境。新時代、新征程的列車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康莊大道上疾步奮進,祖國在前進,天津在發展,武清在躍進。未來的李大人莊村將繼續完善文化村項目開發、配套服務設施項目建設。讓小村的“文化之旅”建設不斷延伸拓展,永遠充滿青春活力;深化村內經濟體制改革,拓展新的富民強村之路。把小村建設的更加美好,讓村民的日子“芝麻開花節節高”;作為天津市“十個文化旅游村”之一,通過落地實踐,為天津市近郊鄉村提供了一套文化旅游帶動產業振興的解決方案。
偉大的事業始于夢想成于實干。只有讓大學生們在推進鄉村振興的奮斗中有干頭有奔頭,體現出自己的人生價值,才能吸引更多的大學畢業生扎根農村美麗鄉村建設,讓廣大農民過上更加美好的幸福生活。
時間:2023-07-26 作者:李爽 來源:長安大學材料學院和公路學院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