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實錄:聽見鄉村的真實聲音
鄉村振興到底進行到一個什么樣的程度,占全國人口百分之四十的農村人民到底過著一種什么樣的生活,實踐出真知。7月18日下午,曲阜師范大學地理與旅游學院“隱入塵煙”實踐隊來到了慶元縣與宮莊村做入戶調研。在慶元縣與宮莊村,大家看到了農村生活最真實的模樣。參差不齊的房屋、高低不平的道路。村口有許多老人帶著好奇的目光打量著大家。在基本全面實現脫貧攻堅的情況下,仍有一些村民家里因為傷病、殘疾、年邁等原因生活不易。調研結束后,同學們十分感慨,有同學表示感到自己生活的幸福,也有同學表示想為鄉村的人們做些貢獻。
團隊成員來到鮑山街道環衛所,工作人員向團隊成員發放垃圾分類宣傳頁,講解垃圾分類相關知識和重要意義,并通過垃圾分類趣味游戲,讓團隊成員更加深入了解如何有效區分可回收物、廚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為進一步開展宣傳調研奠定有力的基礎。團隊成員觀看了廚余垃圾從分解、堆肥和厭氧發酵,到轉化為高質量有機肥料的整個過程,對可持續垃圾處理和資源循環利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針對如何進一步提高垃圾處理效率和推動環境保護工作進行了交流討論,大家紛紛表示:從“扔進一個筐”到“細分四個桶”,從“新時尚”到“好習慣”,垃圾分類這件“關鍵小事”背后關系廣大人民群眾生活環境,能節約資源、變廢為寶,是利國利民之舉,是社會文明水平的重要體現。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在兩天的調研里,大家用雙腳丈量鄉村土地的寬廣,用眼睛看見鄉村社會的真實模樣。我們相信,在鄉村振興的背景下,在多方力量的推動下,鄉村一定會走向更好。我們也希望能夠在以后的人生中踐行“立志 成才 報國 裕民”的理念,為鄉村振興的狂潮貢獻一朵浪花。
時間:2023-07-26 作者:張皋榮 來源:曲阜師范大學 關注:
- 座談交流看發展,多方合力謀新篇
- 7月23日9時,重慶大學青筑響巖實踐團來到四川省綿陽市響巖鎮中峰村進行交流座談。會上從響巖鎮的農業、教育、扶貧工作、人才現狀、人文
- 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