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一個國家的靈魂,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持久的力量。習近平總書記所作的黨的二十大報告深刻講述了文化在新時代征程中的重要地位,對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做出了戰略部署。為了積極響應黨的二十大的精神號召,弘揚中華傳統文化,2023年7月5日,池州學院暑期“三下鄉”赴黃山市茶文化調研實踐團全員前往了安徽省黃山市進行茶文化調研。
在此調研中,實踐團隊緊跟程朝忠講解員的步伐來到當地一個茶園,講解員為團隊講述了茶園的內部構造,各種茶葉的生長環境,重點介紹了黃山毛峰。毛峰產地氣候溫和,雨水充足,屬于高山茶。所謂一方山水養一方好茶,黃山市多山少地,自然環境優越,生產的黃山毛峰風味清香,品質獨特,成為中國十大名茶之一。介紹結束后,講解員分發小籃子并帶領團隊來到茶樹旁采摘茶葉,同時傳授了采摘類型、采摘手法,同學們認真學習,親自體驗。采摘結束后,實踐團隊來到制茶中心,觀看制茶師傅制作茶葉。攤青、殺青、做形、烘焙,師傅將傳統手藝與現代工業技術相結合,體現了茶葉制作的不斷發展以及中國茶文化源遠流長的歷史。
為了進一步了解茶葉文化,實踐團隊來到了謝裕大茶博物館。茶博物館記錄了茶史溯源,擺放著茶圣陸羽的雕像,展示了黃山各種茶葉分布的地勢圖,團隊也在此認識到了黃山種植的其它茶葉和中國十大名茶,學習了不同茶葉的不同制作手法,明白了為何祁門紅茶是紅色茶湯,觀看了人生階段的三杯茶模型。該博物館還收藏了徽州各種民間傳統制茶工具與毛峰茶文化歷史書籍等。最后來到劉海粟先生年方九十時提筆寫下的“以茶會友”結束參觀。
茶,在漫長歲月中,經由中國人的雙手成為可口的飲品,幾千年來反復品味著茶的真諦,將它化作一張文化名片,從古絲綢之路到今天的“一帶一路”,它貫穿古今,跨越國界。通過此次調研,我們發現茶葉不僅是中華傳統文華,更是一個充滿活力和創造力的文化產業,它既保持了傳統的魅力又展現了創新的活力。我們應該珍惜這一寶貴的文化遺產,積極參與到茶文化產業的發展中,讓茶文化更加繁榮,以助于堅定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