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與我的黃河
熹微的日光升起,我們的小隊踏上了前往小浪底的旅程,沿途的風景很美,我們有在筆直的大道上直行,也有經過樹林蔭翳的山中小路,也有穿過鐵路,也有經過田野,最終,在轟隆的嘈雜聲中,我知道,我們到了。
園區,一條短折的小路映入眼簾,在彎折的盡頭則是一道望不穿的橫向大理石圍欄,而圍欄后的則是黃河,小浪底工程的宏偉也在這時顯露了出來。向閘口望去,只見得漫天的白色水霧,是看不清這水是從哪里噴涌出來的,是從天上?是從人間?一時間竟讓人難以捉摸。
靠在石欄上靜靜地欣賞這一望無際的黃河美景,碧綠的河水不時地拍打在岸邊上,沖刷著河岸,似乎有規律泛起著白色的水花,仿佛有生命似的。我們在石欄旁留影紀念,這也許是世界上最為驚艷的河流了,我實在出更好的贊美,她濺起的彌漫在空氣中的小水滴溫柔地撫摸著我的臉頰,我親切地感受到了母親河這個名字的涵義。
上步行而過,與黃河更為近距離地接觸讓我對黃河所蘊含的重要意義有了新的認識。碧綠的河流是調水期間的美景,她源源不斷地為下流輸送著血液,讓中華大地可以不斷生長。黃色的橋身很快消失在了視野之中。我們從一處幽徑到達了閘口的腳下,我們在閘口腳下的石欄處,肆意地感受著來自小浪底和黃河的歡迎與問候,在這里,一切都變得灰蒙蒙的,仿佛整個天空都被這水汽遮住了一般,我們急忙撐起傘來,想要與之抗衡一番,就當我們拍攝起“勝利”的照片時,這才反應過來,我們都已經“濕透了”!
繞過此處,向著更高處進發,我們在“沖頂”的路上,碰到了一位直播的阿姨,我們懷揣著對黃河母親的熱愛以及對小浪底調水治沙奇跡的贊美加入了她的直播間,我們與直播間里的朋友談笑風生,我們向他們介紹著這里的偉大奇跡。同時,我們也始終堅信,在無數人民辛苦奮斗中,黃河將會變得愈發美麗澄澈!
我們登上一處頂峰,我們從側面看到了小浪底樞紐工程最重要的一處,飛向天空的河流讓我相信“黃河之水天上來” 絕不僅僅只是幻想,這里的一切都宛若仙境一般,美不勝收,淡淡的水霧與和煦的陽光渾然一體,身旁有花草相襯,峰頂的小樹也在這時顯得格外蒼翠。這一切是如此的自然和諧,讓人流連忘返啊!
中午經歷了短暫的休息后,我們乘車前往了位于洛陽的孟津黃河濕地公園。
公園隨著公路向下的延伸緩緩出現在我們一行人的眼簾,伴隨柏油路向下的還有茂密的叢林,在向下的路面伊始,還有一道寬闊的階梯,階梯的臺階和圍欄是大理石做的,圍欄旁有繁密的灌木叢,依稀可見的竹子也在其中,繼續向下,東西各有一座亭子伴在左右,為這靜謐的美景多了一份祥和之美。
公園的門是中國式的鉚釘建筑,屋頂隱隱約約的灰塵也給這份文化上了一層歷史的痕跡,步入園區,可以直接看到一處湖泊,這是在柏油路的最高處也看不到的,那里的視野被高大的樹木和繁茂的枝葉遮擋著,似乎是設計者別有用心一般,好的風景自然須我們來到面前親自品味。湖泊上時有沙燕掠過水歡快地飛翔,似乎在迎接著我們的到來,時不時發出的啼叫也仿佛在向我們問候,我們沿著木制小道向園區深處走去,在小道旁的泥潭處,我們看到了幾只長腳鷸和池鷺在梳理自己的羽毛,令人驚訝的自然風景美卷徐徐在我們的視野中展開。
這里的黃河異常平靜,水面上波紋靜得仿佛是鏡子一般,沒有一絲絲的褶皺。我們在湖泊深處停留,這里的風更為安靜,靜的聽不到風聲,這里的空氣更為祥和,置身其中仿佛可以忘記一切,甚至聽到身體與靈魂的交互。
我們終是到達了終點,回到了起點,旅程也到此落下了帷幕,我依稀記得晨光中黃河奔涌的波濤,依然看得到湖泊上靜寂祥和的波紋,一切的一切是如此美麗,一切的一切是如此令人神往。動人的詩歌再美也說不清這黃河的迷人,悠揚的歌聲再嘹亮也歌頌不完為了黃河流域穩定發展的豐功偉績和無數偉人!
至此,敬畏黃河,保護黃河,懷念先人,珍視當下!
時間:2023-07-22 作者:陳恒 來源:河南科技大學“黃河畔”領航發展觀察團 關注:
- 我與我的黃河
- 河南科技大學“黃河畔”領航發展觀察團實踐隊員實踐日記
- 07-22
- 巢院學子三下鄉:情系桑榆,愛暖空巢
- 為大力弘揚中華民族尊老敬老,助人為樂的傳統美德,呼吁社會加強對農村空巢老人的重視與關懷,2023年7月1日,巢湖學院機械工程學院“心
- 07-22
- 關愛老人,點播幸福
- 老人的健康長壽是家庭之福、社會之福,老人過去為家庭、為社會奉獻了青春熱血,做出了重要貢獻,應該得到全社會的關心和愛護
- 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