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電燈,愛潤童心”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報告
社會是一所更能鍛煉人的綜合性大學,我們只有深進社會,了解社會,服務于社會,積極投身到社會實踐中,才能更好地發現本身的不足,為今后走出校門,踏進社會創造良好的條件;才能使我們學有所用,在實踐中成才,在服務中成長,并有效的為社會服務。作為大學生,國家的后繼氣力,我們只有努力地全面發展自己,把理論與實際相結合,才能更好地投入到祖國的建設中去。我們需要了解社會,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作出應有的貢獻。秉承著這一觀念,我積極地參加了本次學校組織的暑期社會實踐活動。
本次社會實踐活動,我們以“星星點燈,愛潤童心”為主題展開。實踐以關愛留守兒童為目的。留守兒童是一個特殊的群體,他們的父母在外打工,而他們大多數都是被“留守”著,長期的缺少父母關愛和教育,使留守兒童有許多問題需要解決。在此次活動中我主要通過與村中留守兒童相處,從學業、生活等方面向他們提供幫助展開。在交流過程中我對于留守兒童這一群體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很大程度上他們是缺乏父母的陪伴,長期缺乏親情的撫慰與關懷。有時候父母不在家,孩子會表現出孤僻、不合群、沒有安全感等一系列的心理問題。
關于這次的志愿者活動我有以下收獲:
一:提高認識,明確責任。
通過參加本次社會實踐活動,我的思想認識水平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我深刻了解到了留守兒童這一特殊群體,也更加明確了作為新一代青年,我們應擔負起我們作為新青年的責任,努力學習,不斷提升自己的學業能力和生活能力。只有努力奮發,不斷充實自己,才能在想要幫助他人時,有能力去幫,才能為他人服務,為社會做貢獻。
二:心懷善意,不忘初心
通過參加本次社會實踐活動,我深刻感受到了幫助他人、服務社會時獲得的快樂感和成就感。懂得了盡自我所能在教育上奉獻一點綿薄之力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情,明白了服務社會是我們每個人的義務。我深刻的體會到關愛留守兒童,不僅需要給他們提供物質幫助,更重要的是給予她們情感上的關心和愛護,促進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
雖然這次社會實踐時間不長,但對我來說,卻分量很重。它激勵著我在以后的歲月里不斷提高與完善自己,讓自己成為一名優秀的大學生。作為大學生,我們要在實踐中不斷提高自己的素質,在生活中,在學校里,在點點滴滴中,我們都要為實現自己的夢想而努力。作為新一代青年,我們需要更加廣泛地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能力,適應社會的發展。同時,我也希望未來能有更多人關注到留守兒童這個特殊群體,給予他們關心和愛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