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全學院學生赴扶溝縣進行社會實踐(負責人:孫浩楠)
為了緬懷革命先烈,傳承革命精神,學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2023年7月8日到7月12日,新鄉醫學院三全學院赴扶溝前人文化學習實踐團的7名隊員在組長孫浩楠的帶領下來到扶溝縣吉鴻昌紀念館和大程書院,開展以“觀扶溝紀念館,憶吉將軍事跡,學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課題的暑期社會實踐。
七月盛夏,烈日炎炎,難以益過同學們洋溢的熱情。7月8日團隊成員商議好見面的時間地點,提前了解吉鴻昌將軍的英雄事跡。下午3點團隊成員在吉鴻昌紀念館集合。實踐團隊首先進入了紀念館主館在瞻仰大廳對吉將軍進行瞻仰“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國破尚如此,我何惜此頭。”這是吉鴻昌將軍犧牲前留下的氣壯山河的就義詩。在吉鴻昌將軍紀念館主館中團隊成員參觀了大量圖片資料和珍貴文物。團隊成員沉浸在場景中如穿越到將軍就義的場景一般被將軍的忠魂傲骨所震撼。看到將軍就義時的血衣更加理解了紀念館中的題詞“一身英雄氣,千古民族魂”。7月9日隊長組織團員員參觀了烈士墓園。團員們聽從工作人員安排,組織好隊伍,向革命烈士紀念碑默哀一分鐘,向革命烈士紀念碑三鞠躬,仔細觀看革命烈士陵園簡介和英雄事跡介紹,參觀瞻仰革命烈士紀念碑。
7月10日團隊成員去參觀了大程書院。大程書院在當時作為舉行縣試的文場,是國內保存最完好的古代科舉考場原貌。團隊首先來到到大程書院的第一道大門,看到硬山頂的建筑,青磚灰瓦石頭上有繁復的雕刻,屋檐下額房雀替,都是彩繪的裝飾。門口有獨獅守門。進去后是第一進院,兩邊都是月門。大程書院第二道門為龍門,寓意鯉魚跳龍門,門檻上方還有兩條龍。進入院內主體建筑為講堂,兩邊為文場,院中立有書院創建人程顥的雕像,現在書院內主要做博物館。7月11日團員們總結并討論前三天的個人感受,并且初步制作感悟視頻vlgo,并且發表在媒體平臺上宣傳。7月12日團員們通過前三天的實地觀察,制作演講稿,進行一天的宣傳演講,讓更多的人了解前人文化精神。
實踐結束了,但吉鴻昌將軍就義時的場景卻印在了每個人的腦子里。在刑場上,吉鴻昌大義凜然的說:“給我那把椅子來!我為抗日死,死也不能倒下!”。吉將軍的雕像屹立在館中注視著他同無數革命先烈守護的這片土地,如今國泰民安,繁榮昌盛。大程書院充分展現中國古典建筑的特點,是中華傳統文化的展現。具有重要的歷史、文學和藝術價值。通過繼承和弘揚中華建筑文化,能夠深化認知和中華建筑文化的歷史價值,發揚民族建筑文化的歷史價值。
時間:2023-07-13 作者:楊苗苗 來源:扶溝前人文化學習實踐團 關注:
- 攜手社區,共同助力紅樹林生態環境建設
- 7月12日上午,嶺南師范學院“紅樹啟航”社會實踐隊在碧海社區黨群服務中心開展了“紅樹林”宣講活動。有20余名來自不同年齡段的學生,
- 07-13
- 古韻芙蓉,探索文化傳承
- ​​​​​​​7月1日,中量大“蓉華微漾”調研小隊的線下調研成員驅車前往溫州市楠溪江風景名勝
- 07-13